第(3/3)頁 長此以往,國力必定被打崩。 最終還是免不得被離國攻下龍門郡。 現在唯一能夠力挽狂瀾的機會,就是長寧公主盡快覆滅蠻族,消除蠻族的威脅。 同時司馬眕說服乾國對離國施加壓力,使離國無法集全國之力來入侵大周。 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周各地儒教讀書人崛起,形成一股強大的戰力。 唯有如此,大周方能徹底抵御離國。 “陛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一名中書省官員,拿著一封奏章興奮地來到乾元殿前。 甚至顧不得君臣禮儀,興奮的大呼小叫。 待天符帝宣他進殿之后,他立馬將奏章呈給天符帝,道: “陛下,丞相傳來的消息。乾國各黨派就是否出兵離國,給離國施壓之事,進行激烈的爭執。 但最后,還是在丞相的三寸不爛之舌下,在丞相的縱橫之術下,答應了出兵! 大周有救了,我大周有救了!” 天符帝聞言,立馬打開奏章細細閱覽。 短短幾百字的奏章,他翻來覆去看了足足一炷香的時間。 似乎在看世上最精美的文章一般。 終于,天符帝將奏章合上,哈哈大笑,連道三聲好。 “好!好!好!” 奏章上,司馬眕簡略地將出使離國之行呈報天符帝。 他之所以能夠成功游說乾國出兵離國,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那便是乾國孔家的鼎力支持。 并且,大周各大世家,也通過各種關系,聯絡上了乾國各大派系的世家官員。 形成了一條無比復雜的關系網。 最后在種種原因之下,乾國各大派系竟然破天荒的一條心,一致向乾國皇帝上書出兵離國。 與此同時。 離陽大帝同樣收到了乾國欲對離國出兵的消息,正在朝堂之上勃然大怒。 “我大離與乾國早就締結友好盟約,現在乾國背信棄義,竟然替周國出頭,將陳兵兩百萬在離乾邊境。著實可恨!” 離陽大帝話音落下,朝堂之中,群臣盡皆怒斥乾國。 尚書左仆射上前一步,道:“陛下,那乾國黨派林立,內斗不休。本來以乾國的現狀,是絕對不可能出手相助周國。 現在之所以要陳兵離乾邊境,其中周國丞相司馬眕和孔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們打著大足大義的旗號,站在道德正義之上對我乾國發兵,便不算是背信棄義。 如今禮部尚書朱宕,同樣打著人族大義的旗號,勸陛下停止侵略周國。 臣以為,此風不可長,當立斬禮部尚書朱宕,以正軍心,以定我大離征討周國之決心?!? 李青一篇驚道文章之后,離國朱家當代家主,禮部尚書朱宕對“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三句話奉若至理。 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在朝堂中高喊離國當以人族大義為先,不可在異族入侵周國的時候趁火打劫,勸誡離陽大帝停止對周國的侵略行為。 最后被憤怒的離陽大帝打入了天牢。 “人族大義,人族大義!人族若不能統一,始終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如何與道佛兩教爭斗,如何與萬妖國爭斗?又如何能重現人皇治世的輝煌? 朱宕實乃迂腐之極!他雖迂腐,卻罪不至死。且先關押一段時日,讓他在天牢里好好反省?!? 離陽大帝說罷,又憤然起身。 “朕得人皇傳承,自當一統天下,打造運朝,再現封神時代。無論是道門的仙,還是佛門的佛陀菩薩,都不能高高在上地俯視人族!” “乾國既然要與我大離開戰,那便戰!” “何人愿持朕國書,前往永國、涼國和慶國,朕許諾打下乾國之后,乾國土地,四國平分!” 離陽大帝一生不弱于人。 尤其是大興變法,將離國的國力提升至如今這種程度。 更不會因為乾國的威脅而停止對周國的入侵。 反而以更加霸道的方式進行反擊。 永國、涼國、慶國,都不如乾國,又都與乾國毗鄰。 若非乾國黨派之爭太過猖獗,這三個國家恐怕早就被滅了。 如今離陽大帝,面對乾國的威脅,竟然要聯合永國、涼國、慶國,一致對乾國發動進攻! 甚至喊出了四分乾國的口號! 拋開如此決策是否是最好的決策。 但卻很符合離陽大帝霸道的性格。 朝堂之上,群臣紛紛附議。 很快就有幾名大臣跳出來主動請纓,出使三國。 …… (還剩五千字出頭,1點左右搞定!然后今天中午左右,會把2號的1.5萬字全部更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