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同時瞳孔當中,流露著深深的恐懼。 他心中不斷慶幸,慶幸還好自己沒有跟隨大軍殺進滄瀾城。 慶幸滄瀾城無法容納他所有大軍,目前尚有六十多萬的蠻族火種留下。 “撤!” “全軍撤退!” 蠻族大將軍一聲令下,鳴金退兵。 滄瀾城外剩下的六十多萬蠻族大軍,一個個都被嚇破了膽,幾乎是丟盔卸甲般的迅速逃離戰場。 …… 半個時辰之后。 鎮國公和長寧公主正在處理戰后救治傷員、登記和收集袍澤尸首等事宜。 李青則在鎮國公府內休息。 他的心神沉浸在靈臺文宮當中。 一篇文章鎮殺百萬蠻族大軍之后,他的文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其中變化最大的,當屬文宮中央的雕像。 那座雕像,比之前更加莊嚴肅穆,渾身上下被一股玄之又玄的能量所包裹。 同時雕像左手上的戒尺,已經完全實質化了。 看著雕像的變化,李青輕聲呢喃道: “儒道走的是三不朽的道路。 我已經完成立言。 以往教導他人,或是以我的學說教化他人,能夠獲得一種朦朧之氣。 如今這玄之又玄的能量,應該是我守住了滄瀾城,殲滅了滄瀾城內的妖蠻大軍,為人族立下大功所獲。 立言最簡單,其次是立功。 我已經在三不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不過這雕像手上的戒尺是什么?” 李青心念一動,戒尺飛到他的手中。 戒尺通體呈現青色,不知道以什么材料鍛造而成。 長七寸六分,厚六分。 握在手中,溫和如暖玉,觸感很好。 同時,在握住這把戒尺的瞬間,李青心中明悟了它的作用。 這把戒尺,是儒教至寶! 戒,意為警戒,懲戒。 尺,意為標準,規矩。 李青可以用這把戒尺,給儒教讀書人立規矩,甚至給天下人立規矩! 這種規矩,于儒教而言是教規,于國家而言是國法,于運朝而言是天規! 不過現在李青修為不夠,儒教的氣運也不夠,所能覆蓋的范圍,也僅僅只有儒教,所能懲戒的對象,只有儒教讀書人。 只要有人違背規矩,則以戒尺懲戒。 無論對方身份地位和修為有多高,都難逃戒尺的懲戒。 “真是一件好寶貝,若給儒教讀書人立下規矩,為官者個個心系百姓、不謀私利,豈能治理不好國家?” 看著手中的戒尺,李青滿意極了。 又過了一個時辰左右。 長寧公主終于處理完軍務,和鎮國公一起回來了。 見到李青的第一時間,長寧公主就說道:“離國在龍門郡外虎視眈眈,如今蠻族大軍損失慘重,我想率軍出征,直搗蠻族圣城,徹底將蠻族覆滅! 唯有將其族裔滅絕,大周北境才不會受到侵擾。大周也才能調集所有的兵力,全力對抗離國。” 直搗圣城,滅蠻族,永絕北境之患。 并將蠻族疆域,全都納入到大周版圖之內。 這無疑是一件潑天大功。 李青聽長寧公主一說,心中也立馬有了想法。 說道:“具體需要我做什么,我全力配合你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