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此之時,天運循環(huán),人族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儒教,驅(qū)除偽佛,恢復人倫,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今以儒教圣賢之言制敵,口含天憲,何敵不摧?以此圖功,口誅筆伐,何功不克?” 最后一個字寫完。 虛空當中的滅佛檄文,剎那間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隨后凝聚起來,形成一根如椽巨筆。 筆鋒鋒利,宛若刀刃,閃爍寒芒。 以民意為刀,以天憲為刃。 如椽巨筆猶如巨龍一般,劈向佛家大道。 無盡佛光閃耀之間。 在所有盛京之人的注視之下,九天之上的佛家大道遭到重創(chuàng)。 佛家氣運,竟然被斬斷了百之一二! 這一幕,讓所有人都一陣嘩然。 與道教并肩而立,在人族當中傳承了無數(shù)年的佛教,竟然被斬了氣運! 所有人都感覺十分夢幻,使勁擦了擦眼睛,以為自己在做夢。 就在這時,一道暴怒聲響起。 “大膽李青,妖言惑眾,斬我教氣運。老衲豈能饒你!” 李青轉(zhuǎn)頭一看,一位穿著紅色袈裟的老和尚,馮虛御風,怒目兇煞,手持降魔杵殺來。 此人正是大覺寺的方丈圓覺大師! 圓覺大師修佛四百余載,早已臻至四品修為。 距離高階修士,也只差臨門一腳。 慧秀大師,正是他最得意的弟子。 方才掌院大師兄回去向他匯報三教論道之事,輸給了儒家,他并不惱怒。 可李青竟然將他最得意的弟子給挖了墻角。 甚至還口含天憲,裹挾民意對佛家大道進行口誅筆伐,直接斬斷了佛教百之一二的氣運。 這豈能讓他不憤怒! “鏘!” 李青舌劍出鞘。 斬龍舌劍內(nèi)斂鋒芒,直斬圓覺大師。 他已成儒道大儒,早就想試試現(xiàn)在自己的實力如何。 圓覺大師前來,正合他心意。 一場猝不及防的大戰(zhàn),猛然在盛京上空爆發(fā)。 乾元殿外。 天符帝臉色無比難看。 “佛教!” “佛教豈敢在盛京動手!果真是無君無父之輩!” “當誅!” 按照人族各國的律法,按照人族各國與道、佛兩教的約定俗成。 中階以上的修士,不準在人族京城動手。 圓覺大師,卻罔顧大周律法,罔顧皇權(quán)顏面。 這已經(jīng)觸犯到了天符帝的底線。 也是天符帝最無法容忍之所在。 可偏偏,任何一個人族帝國,都拿四品修士沒有絲毫辦法! 要想將其拿下,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佛、道兩教,占據(jù)了幾乎所有的高層修士。 人族王朝自身培養(yǎng)出來的,最多就如同鎮(zhèn)國公一般,臻至六品、五品就已經(jīng)是極致。 四品修士,除了乾國有一位之外,其他六國一個沒有。 平步青云之上,李青一邊以心念控制斬龍舌劍,一邊以龍須筆書寫。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琉璃四萬八千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儒家大道顯化之后,再創(chuàng)詩詞,蘊含的力量截然不同。 詩祖寶光綻放。 原作寶光綻放! 鳴州寶光綻放! 諸多力量加持之下,向圓覺大師鎮(zhèn)壓而去。 這首詩,原本是前世杜甫用來諷刺佛門惡性發(fā)展,表示佛道誤國,并尚儒排佛之思想。 如今被李青化用。 以琉璃國的現(xiàn)狀,來斥責佛道誤國。 并結(jié)合之前的滅佛檄文,對佛教進行審判。 琉璃國上到統(tǒng)治者,下到百姓,無一不是佛教的虔誠信徒。 然而就是因為全民信佛,大興土木、濫修佛寺,以至于造成國力衰弱、民生凋敝。 最終加劇了國內(nèi)種種危機和矛盾,導致治國乏術(shù)。 甚至面臨侵略者的時候,都要向佛門借僧眾錢糧御敵。 正與斬龍舌劍纏斗的圓覺大師,被這一首斥責佛教的名州之詩鎮(zhèn)壓。 頓時感覺自身受到了極大的壓制。 這首詩,似乎天生就是為了鎮(zhèn)壓佛教而作! 雙方大戰(zhàn),驚天動地。 讀書人全都一陣感慨和向往。 對儒道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他們心中無比的火熱,恨不得朝廷立馬就建立圣院,好讓自己獲得文位,開辟文宮。 擁有儒道力量,將來能與李青一般,能和他們心中高高在上無法匹敵的四品修士大戰(zhàn)。 乾元殿內(nèi)的天符帝,眼中也是一片火熱。 六品修士千人敵。 五品修士萬人敵。 四品修士,能抵得上一支數(shù)萬人的精銳大軍! 偌大周設(shè)立圣院,將會誕生多少千人敵,誕生多少萬人敵。 甚至會誕生多少可匹敵四品修士的大儒! 若之前李青有關(guān)于儒道文位對應修士品級的說法,并沒有得到大部分的認可。 而現(xiàn)在,他用實際行動,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儒道的無限潛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