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是以治國之道,不該循規蹈矩,不該尊古法今。 而應順應時代,根據國家之局勢進行調整,并非一定要以禮治國。” “一派胡言!”文淵閣大學士朱九淵勃然大怒。 若不分貴賤,不分長幼,不尊禮法治國。 朱家的理學思想,便怦然崩塌。 “子夏子曰: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又曰:不知名,無以為君子。君子屬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 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天壽之屬也! 孔圣早已說過,一個人的命運,一個人的貧賤富貴,上天早已做好安排。 人人接受自己的天命,便能安分守己,國家便能國泰民康。 唯有小人不肯聽從天命,往往冒險強求,希望有幸得個好結果。 也因此帶來國家動蕩。 你雖出身微末,但三元及第乃天命所致!” 朱九淵搬出天命論,并以孔圣之言論駁斥李青。 將李青之所以能夠三元及第,強加在天命之上。 意圖以此,來維護貴賤有等,長幼有序,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的禮制,來維持先祖朱龁的理學思想。 并且用天命論來確定皇權至高無上,百姓生來低賤。從側面抨擊李青的民貴君輕社稷次之的思想。 在場之人,除李青之外,皆是世家大族之子弟。 生來就認為自己比黔首、庶民要高貴。 對朱九淵所言,高度贊同和認同。 在一片為朱九淵喝彩的聲音當中。 李青嗤笑道:“若我三元及第乃天命使然,我生來便有三元及第的命。那是不是意味著,即便這些年來我不用寒窗苦讀,不用讀一本圣賢書,甚至不用識字,都能高中狀元? 在我看來,朱大人如此奉行天命論,才是一派胡言,荒謬至極! 倘若認天命,昔年人皇如何能一統人族,創下人族的黃金盛世? 我只認同人定勝天,天命可改!” 朱九淵大怒,怒斥李青。 “你不認天命,不守禮法,不遵祖制。實乃數祖忘典,大逆不道!就不怕遭到全天下讀書人的唾棄嗎!” 伴隨著朱九淵的聲音落下,在場無數讀書人也紛紛大罵。 “數祖忘典,大逆不道之輩!” 在一片片罵聲當中,李青昂然挺立。 “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 眾人聞言,頓時臉色大變。 李青已經不能用大逆不道來形容了。 正當他們要對李青進行厲聲指責之時,天空中陡然傳來一陣驚天雷鳴之聲。 一道肉眼不可見的儒家大道,在九天之上若隱若現。 這是儒家大道,認可了李青的思想。 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進一步完善了儒家大道。 隨著異象傳來,李青胸前的浩然正氣,瘋狂激蕩。 朱九淵看著空中漫天雷霆,大喊道:“李青,你大逆不道,連上天都震怒了!再不悔改,定遭五雷轟頂!” 雷聲轟隆之間,所有認可天命論的讀書人,都認為李青惹惱了上天。 臉上一陣歡呼雀躍,紛紛喊道: “上天,降下雷罰,劈死這大逆不道的狂徒吧!” 李青面無表情地看著這群人,如同在看小丑。 他已經冥冥之中有感,九天之上的儒家大道,似乎到了快要徹底顯化的時候。 但就差最后的臨門一腳。 李青不知道儒家大道顯化意味著什么,但他知道如若自己以契合儒家大道的思想開宗立言,就能邁過那臨門一腳。 屆時儒家大道顯化,他自身的儒道可成。 在一群如小丑般謾罵聲當中,李青的心思已經飄遠了。 他在思考。 思考用什么思想來開宗立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