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剛進家門,便見祖父王珵拿著一把椅子,坐在院子中間。 “祖父。” 二人行禮之后,恭恭敬敬的站在原地。 “沖撞座師,欺師叛門,你可知罪?” 王珵冷冷的看著王琰,聲音中壓抑著憤怒。 今日休沐,他去見朱九淵,結果得知這個沒能考上狀元的孫子,居然做出此等事情,當即氣的暴跳如雷。 見老爺子發火,王薪立馬發抖了起來。 雙手下意識的就藏了起來。 雖然他總是能逗得家中長輩開懷大笑,但這些年讀書,但凡哪里做的不對,或者讀書不用功,總少不了被戒尺打手心。 那酸爽,光是想一想就讓他心中發顫。 王琰抬起頭直視老爺子憤怒的目光,心中絲毫沒有畏懼和害怕。 “祖父,你為我取名琰,希望我具備像美玉一樣美好的品德。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祖父又給我賜字守仁,要我一個具有美好品德的仁人君子。 倘若孫兒去做心中認為是錯誤的事情,去做不道德的事情,豈不是有悖祖父的期待,更不配成為一個君子。” 王珵聽到這里,臉色逐漸緩了下來。 他幽幽的嘆了口氣,道:“朝中派系林立,黨派斗爭持續不斷。 我們背靠朱家,才能得以在這殘酷的官場上生存下來。 踏入官場,有些時候便身不由己。 你的處境,當年我和你父親也經歷過。 可官場就是一個大染缸,大家身上都沾了墨,就你一身潔白,便成了異類。 而異類,往往會遭到群起而攻之,很難生存下來。 唯有將自身染黑,融入官場當中,方能有機會為天下盡一點力。” 王琰搖了搖頭,道:“祖父的話,恕孫兒不敢茍同。” “孔曰成仁,李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王珵一聽,頓時愣住了。 孔曰成仁他自然熟悉不過,可這李曰取義是什么? 但后面那句,為其義盡,所以仁至,他細細咀嚼之后,又覺得無比認同。 他不由問道:“李子是哪位大儒?” 王琰道:“今科狀元李青。” 他不顧王珵瞪大了眼睛,繼續說道:“先生李子曾言,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意者也。 又言,雖千萬人吾往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