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子之劍,諸侯之劍,庶民之劍?” 在場之人,全都十分疑惑。 腦袋上仿佛都頂著一個問號。 這種說法,有點兒戲。 按照這個劃分,豈不是還可以有狂徒之劍,游俠之劍,將軍之劍? 但仔細想想,李青乃三元及第的狀元郎,又是能口吐飛劍的劍修,不可能當眾戲耍眾人。 “這種說法,我從未聽過,倒是有趣。”柳長風笑了笑,問道:“敢問李兄,何謂庶民之劍?” 李青道:“庶民之劍,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后之衣,瞑目而語難。相擊于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 此庶人之劍,無異于斗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于國事。 劍修劍術在高,劍道在深,也不過是庶民之劍。于國無用,于民無用。” 劍與國事有何干系? 在場劍修,都皺眉不解。 柳長風似乎想到了什么,臉色凝重,繼續問道:“諸侯之劍何如?” 李青回道:“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愕,以賢良士為脊,以忠圣士為譚,以豪桀士為夾。 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以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 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 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此諸侯之劍也。” 斬蛟臺上的劍修,大都出身世家豪門,家學淵博,讀過不少書。 甚至不少人如孔德祥、王琰等人一樣,考過科舉,更有曾經中舉之人。 他們一聽李青對諸侯之劍的解釋,立馬恍然大悟,原來李青所言之劍,并非劍修們用來廝殺之劍,而是融入了先賢道理,是治國之劍。 不少人肅然起敬,認真聆聽。 大皇子武乾,四五十歲的模樣,雖面容不顯蒼老,但兩鬢已有白絲。 他目光灼灼的盯著李青。 若那些諸侯,都如李青所言,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愕,以賢良士為脊,以忠圣士為譚,以豪桀士為夾。大周將無藩王之亂,百姓將安居樂業。 可藩王們哪里都是沒有異心之輩? 還有哪些權勢滔天,猶如封疆大吏般的世家,更是個個以家族利益為首。 他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象征著天子之劍的治國之道,在柳長風開口之前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