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皇子到!” 一道唱聲傳來,眾人紛紛轉頭望去。 只見大皇子武乾帶著幾名護衛(wèi),登上了斬蛟臺。 “參見殿下。” 在場之人,無論是大周子民亦或者是他國來客,齊齊作揖行禮。 柳長風和青蓮郡主雖然戰(zhàn)意濃濃,但終究還是沒有一見面就打起來。 畢竟這是大周論劍大會,得顧及一些東西。 互相切磋可以,論劍大會期間本就有高手切磋這一環(huán)節(jié),卻不能還未開始就砸場子。 更何況如今大皇子都到了。 “轉眼之間,又是五年。論劍大會,旨在劍術交流,促進各國劍修在劍道上的感悟。 各位能不遠萬里來到盛京,參與論劍大會,是對大周劍道的認可。 我謹代表大周,歡迎各位的到來。” 大皇子臉上帶著笑容,顯得十分和煦,給人一種親近感。 場面話說完,在青蓮郡主身旁的席位入座。 其余眾人,也紛紛尋找各自所對應的席位坐下來。 以柳長風為首的離國劍修,心中卻對大皇子的場面話不是很認同。 什么叫對大周劍道的認可? 若非芪山王,大周哪能舉辦如此盛大的論劍大會,又哪里會有劍修從各國蜂擁而至? 他們認同和敬佩芪山王的劍道修為,卻不甘心把芪山王視作大周子民。 人族,妖族,終究是有區(qū)別的。 除非真正有一位大周人族劍修崛起,否則大周借妖族劍修撐起來的劍道場面,得不到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可。 隨著大皇子的到來,論劍大會正式開始。 各地劍道高手,紛紛交流著自己的心得。 孔德祥、王琰、王薪三人,也聽的津津有味,不斷喝彩。 這個世界的讀書人人人推崇君子六藝,大都有修為傍身。 孔德祥三人,雖說在劍道上的早已并不精通,但也遠非李青所能比擬。 像李青這種出身的人,能夠吃得起飯、讀得起書便已經(jīng)算是天幸,哪里還有時間去學習鉆研讀書之外的東西。 “那女子是誰,為何如大皇子一樣頻頻打量我?” 隨著胸前的浩然之氣越來越充沛,李青不僅僅體魄變強,五識也得到巨大的增幅。 若有人暗中窺視,他能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 而青蓮郡主身旁,一位持劍的紅衣女子,全程板著一張臉,頻頻打量李青。 若長寧公主在此,便能認出這紅衣女子正是淮信王的女兒武玥。 武玥再次看向李青,正好與李青四目相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