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若一定要具體的形容,他能想到的只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 “老爺,王琰王公子在府外求見。” 就在李青思索自己這種狀態的時候,一個五十多歲的管家過來敲門。 這管家雖然穿著得體,但從他的外貌和手掌以及皮膚特征來看,明顯是一個半輩子都在田里勞作的莊稼漢。 此人正是臨平府李家村的一個孤寡老人。 李青出門,道:“彪叔,跟你說過了,不用叫我老爺,還是跟以前一樣稱呼我就行?!? “這怎么行!”彪叔聞言,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樣,十分嚴肅的說道: “老爺可是狀元郎,現在又是京城中的六品大官。我還直呼老爺的名字,這像什么話? 更何況以后老爺府上來的都是達官顯貴,我豈能不懂上下尊卑,讓那些人取笑老爺。 這要是讓村里那些人知道了,還不得戳我的脊梁骨,我死后都不讓我進祖宗祠堂了。” 李青無奈的搖了搖頭。 很快,彪叔領著王琰來到前堂。 王琰滿臉迷茫,眼中盡是痛苦和掙扎。 和白天鮮衣怒馬的風采形成鮮明的對比。 “王兄這是怎么了?”李青看了王琰這副模樣,也嚇了一跳。 王琰一見李青便道:“大人學古通今,素有智慧。琰心中有一事想不明白,懇求大人指點?!? 最敬重的座師朱九淵,讓王琰三觀直接崩塌。 其余家中長輩,也與朱九淵一個思維。 他思來想去,能夠為他解惑之人,便只有李青。 于是立刻來李青府上登門拜訪。 “王兄請坐?!崩钋喟才磐蹒?,又給他倒了一杯茶水,問道:“不知王兄遇到什么麻煩?” 王琰一臉痛苦的說道:“我自幼讀圣賢書、學圣人道理,至今已有十五年。 圣賢道理,教會我為人處世的準則。 可是今天我發現,我似乎是一個被上了枷鎖的犯人。 有許多事情,并不是我想做便能做。 甚至我還要因為外部的壓力,因為家族的壓力,做一些我不想做的事情。 枉我讀了十五年圣賢書,卻無法按照圣賢道理去標榜自己的行事準則。 我現在十分迷茫,求大人指點?!? 這個世上,九成九的人,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并不會因為他的身份、地位、財富而有所改變。 李青聽完,明白了王琰心中的痛苦所在。 喝著杯中茶,李青沉吟許久。 最后緩緩的說道:“王兄能因無法行圣賢道理而感到痛苦,可稱得上是君子。 你的處境,我早年也遇到過。 這是外人無法幫忙,唯有自己想通了,才能走出來。 我只能送你七個字。 知行合一,致良知?!? 轟隆?。? 知行合一致良知七個字落下,天空陡然巨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