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道朦朧之氣匯入雕像,李青發(fā)現(xiàn)雕像似乎清晰了一點點。 他不知這朦朧之氣究竟是什么,卻能很明顯的感覺到長寧公主、吳易安、吳懷化三人此時此刻對自己強烈的認同感。 “易安,懷化,此去翻案,雖是為心中大義,但也如你們所言,充滿危險。 我身為新科狀元,尚且有危險,更遑論你們? 我孤身一人,卻也不怕。但你們有父母家人,怎能被連累? 此行我和長寧公主前去便可。” 李青反過來勸說吳易安和吳懷化兩兄弟。 為李檜翻案,拉上他們無非是給曹家多豎立幾個報復(fù)的目標(biāo),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好處。 吳家兄弟一聽,當(dāng)即就要和李青爭執(zhí)起來。 但轉(zhuǎn)念一想,李青說的很有道理。 他們可以不畏強權(quán),不惜此命,卻害怕家人遭受牽連。 兩人眼中的亮光,瞬間暗淡了下來。 他們耷拉著腦袋,臉上說不盡的愧疚和不甘。 “你們安心在家,等我的好消息。我們要堅信,這世道還是有正義的!也要堅信,再大的世家,也無法在大周一手遮天!” 李青拍了拍吳家兄弟的肩膀,和長寧公主推開雅間門,離開了聚才樓。 二人一離開,楊玄策和十名充當(dāng)護衛(wèi)的長寧軍立馬跟了上來。 長寧公主翻身騎上龍鱗馬,李青沒有看到楊玄策特意為他牽來的一匹良馬,自然而然的坐在了長寧公主身后。 衣錦還鄉(xiāng)結(jié)束,本該無需與李青同乘一騎,但長寧公主卻不知為何沒有拒絕,而是認同了李青的行為。 一行十三人,縱馬揚鞭,直奔府衙而去。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吳易安深深的感嘆: “孔曰成仁,李曰取義。長青兄真乃賢人君子。我們遠遠不如啊!” 一旁的吳懷化,重重的點頭,表示贊同。 …… 戌時一刻,天將黑未黑,萬物朦朧。 府衙當(dāng)值衙差,此時大都散值。 唯有少數(shù)人在府衙內(nèi)守著一些重要場所,防止賊人潛入盜取重要文書。 戌時的盛京,街道上還有不少人。 看著李青一干人等氣勢洶洶的沖向府衙,全都好奇的圍觀了起來。 有人通過龍鱗馬,認出了長寧公主和李青的身份。 他們不敢靠近,而是在遠處竊竊私語。 “長寧公主和狀元郎氣勢洶洶來到府衙,是要做什么?” “看他們的臉色,好像不是很好。” “不清楚,這些大人物之間的事情,我們看看就好。” 府衙門口,長寧公主高坐在龍鱗馬上,對楊玄策下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