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盛京十六門守將,外加我統禁衛軍。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殿下這里。一旦兵變成功,殿下如何坐不穩皇位?” 大皇子雖然沒有刻意經營人脈,但下一任皇帝人選,不是他就是二皇子。 不少為了更大利益的朝中大臣,這些年來都有意無意的向他示好。 間接性的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大皇子黨。 “懷義,光靠個人勇武,永遠成不了大事。便是那高高在上的高階修士,也無法做到一人敵一國。我平時讓你多讀書,你總是不聽。” 大皇子拍了拍郭懷義的肩膀,走到書房右側墻壁。 那里掛著一幅大周輿圖,輿圖上將各大藩王勢力以及世家勢力全部用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標注出來。 “我若發動宮變登基,縱然會得到你所說的那些朝中大臣投靠。但他們真的是投靠我嗎?不,能讓他們投靠的,唯有皇權。 我若登基,四叔定會聯合各地藩王,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進京勤王。 原本各路藩王可能不會聽四叔調遣,可推恩令就是懸在他們頭頂的利劍。 此策真正見效,至少需要一二十年時間。父皇遲遲沒有推行,就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李青此人胸懷大才,卻是給父皇出了個難題。 懷義,一旦我那四叔領著藩王聯軍進京清君側,你認為會是什么結果?” 郭懷義聞言,臉色瞬間慘敗了下來,額頭上冷汗密布,只感覺遍體生寒。、 他哆哆嗦嗦道:“殿下將成為亂臣逆賊,淮信王將會順利攻入盛京,取殿下而代之。朝中大臣就是墻頭草,誰力量大、誰是皇帝,他們便投靠誰。” “不僅如此……”大皇子長吁一口氣,自嘲道:“屆時朝堂混亂,大周局勢巨變。蠻族、離國,都會趁著這個機會渾水摸魚。 皇權之爭,爭到最后世家、大臣沒有損失,苦的卻是我大周百姓。” 郭懷義似乎想明白了什么,震驚的瞪大雙眼,“所以殿下這一年來的準備,只是為了迷惑淮信王!” 大皇子輕輕點頭,“我那四叔,才智俱佳,手腕、兵馬、人脈、財富可以說是樣樣不缺。 但他行事,比我還要極端。他將世家視作大周蠹蟲,一旦上位,將大刀闊斧的削弱世家力量,扶持寒門。 可這是百年大計,需幾代君王持之以恒、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強行變革,大周國體不穩,國運下降。 至少在天下人人讀得起書之前,徹底鏟除世家絕無可能。該用他們,還得用。 這一年時間,我與四叔虛與委蛇,也算是成功在他的兩淮之地埋下了幾顆釘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