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宮城外,淮信王滿臉陰霾。 他轉頭看向身后森嚴的皇宮,輕聲呢喃:“大哥,你果然防著我啊。 你那些兒子,但凡有一個有雄主的樣子,我也不至于如此。 為了大周江山,為了我武家千百年來傳下的基業,大哥你不要怪我。” 大皇子武乾,年逾五十,比淮信王小六歲。城府極深,頗有手段,辦事能力為諸位皇子之最。 但他做事心狠手辣,用人唯親。一但上位,必定打壓異己。屆時朝堂之上,唯有他母族陵陽鄭氏方有立足之地。 不似仁君。這是芪山王公然表態,對大皇子的評價。 二皇子武珩喜戰,好動兵戈,志在北上攻打離國。 上位之后,必將窮兵黷武。而以大周如今的國力,根本支撐不了他的野心。 大周百姓必將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淮信王亦有大志。 他本想在天符帝駕崩之后,立馬發動兵變,引兩淮之兵,聯合靈安王、南豫王,三路齊發。編造天符帝被奸臣所害,打著勤王的旗號殺入盛京。 隨后以雷霆手段拉攏一批聽話的世家,鎮壓一批不聽話的世家。 登基之后,大力提升武將地位,同時扶持寒門上位。 如此一來,只需要十年時間,世家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將會降到極低。 經過十年的休養生息,在對離國發起進攻。 淮信王登上馬車。 馬車上,一位羽扇綸巾的中年文士正閉目坐在里面。 馬車緩緩往淮信王府駛去。 中年文士睜開雙眼,“王爺,事情進展的不順利?” 淮信王輕輕點頭,“被陛下捷足先登了。明天過后,李青將是長寧的駙馬。” 中年文士聞言,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棋差一著,滿盤皆輸。二十年經營算計,毀于一旦。” 淮信王的臉色也十分不好。 “是啊,棋差一著。我們都沒有想到,李青居然是一位不為名利所動的真君子。更沒有想到他竟然能在殿試中對出推恩令此等策論。” 中年文士又道:“王爺,未來幾十年內,李青必將是寒門領袖。 即便他成了長寧公主的駙馬,我們也必須爭取。無論用什么辦法。” 說著,中年文士頓了頓,“王爺,離國皇帝那邊……” “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