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金科榜眼,孔德祥,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 “探花,王琰,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 若無李青,既定的狀元將會是王琰,孔德祥為榜眼。 現在李青被欽點為狀元,王琰和孔德祥的名次自然要往后順一順。 只是王琰相貌上遠遠優于孔德祥。 因而孔德祥的順位沒變,反而是王琰的順位直接下降兩名,成了探花。 眼看孔德祥、王琰二人被點為榜眼、探花,與他們齊名的宋功文、司馬博彥二人,臉色陰沉的快要滴出水來。 被冠于四大才子之名,卻連一甲進士都進不去,這臉丟的太大了。 天符帝欽點一甲三人之后,二甲進士和三甲進士,則有內務省太監總管唱名。 這些人無法授職。 只有通過了后續的考試,合格者才能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又三年,考試再合格者,則授予翰林院檢討,從七品官職。 這個起點,和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以及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相比,實在是差的太遠了。 太安殿唱名結束,內閣殿大學士楊郢上前一步,攔住了正欲離開的天符帝。 “陛下,按禮制,當授狀元翰林院修撰。” 眾人聞言,這才反應過來。 他們只沉浸在李青被欽點為狀元當中,卻忘了天符帝還未給李青授職。 天符帝看了看李青,道:“李青授職之事,朕另有安排。著李青明日游街之后,即刻入宮參加朝會?!? 說罷,大步流星的離開太安殿。 留下一眾大臣和學子們呆愣在原地。 參加朝會? 陛下這是要李青上朝議事?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僅僅只是這一個信號,就能讓他們聯想許多。 天符帝這是要重用李青! 甚至是啟用寒門! “恭喜李兄三元及第!”天符帝走后,孔德祥笑意融融的走了過來,“李兄以寒門之身連中三元,堪稱天下士子的楷模。你的事跡,日后一定會被傳唱下去,青史留名,成為一段佳話。實在是羨煞我也!” 李青對孔德祥拱了拱手,道:“孔兄過獎了?!? “在下清源王琰,見過李兄,孔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