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寒門狀元-《這個御史能處,有事他真噴》
第(1/3)頁
天符五十三年,朝野上下萬眾矚目的科舉落下帷幕。
今年的科舉,才子云集。
有陽山書院山長、大儒王林甫悉心教導的學生宋功文。
有丞相司馬眕最得意的后輩司馬博彥。
有一門三狀元,書香門第之家清源王家的麒麟子王琰。
還有文圣后人孔德祥。
隨著老一輩隱退,這四人也被好事者稱為新晉的大周四大才子。
禮部南院之外,有一堵高大三丈的墻。
放榜之時,中舉學子的名字,便寫在此處。
此時,無數好事的盛京百姓,還有一些準備榜下捉婿的富家翁,都圍在榜下,等待著放榜。
有不少參與這次科舉的學子,都擠不進去。
李青便是其中之一。
他站在外圍,臉色凝重,袖子下面的拳頭捏緊。
大周帝國文風鼎盛,讀書人的競爭力非常大。
兩世為人,再加上這一世所付出的努力,他并不擔心有人跟他競爭。
院試、鄉試,他都力壓那些天之驕子,高中案首和解元。
可會試不一樣,全國學子集中在一起。
這里面不乏世家子弟。
大周帝國的世家,已成尾大不掉之勢。
往屆的科舉,中進士的學子幾乎九成九出自世家。
“立功、立德、立言,不入朝堂,很難做到?!?
“寒窗苦讀十幾載,能否逆天改命就看這一次了。”
李青喃喃自語。
在這個高武近乎仙俠的世界,沒有實力只能任人宰割。
偏偏他根本找不到能傳他修行之法的人。
無奈之下,李青只能走科舉之路,老老實實的做個普通人。
好在當他開始讀圣賢書之后,一些異常之事發生了。
他體內慢慢的凝聚了一種“氣”。
隨著他讀書越多,對一些道理越有感悟,體內的“氣”就越來越龐大。
從最初的一縷,到粗如手指,再到如今形成一道氣柱。
自身的體魄也隨之變強,頭腦也更加清晰。
體內的“氣”,不知是才氣,還是浩然正氣。
但李青知道,讀書是自己唯一能夠改變命運的機會。
并且他得知,這個世界的其他讀書人,甚至是大儒,都無法通過讀書養“氣”。
只有他是特殊的。
立功、立德、立言,是讀書人心中的三不朽。
想要更進一步,想要獲得更強大的力量。
進入朝堂是最好的選擇。
“來了,禮部的官吏出來了。”
隨著禮部大門打開,四名官吏拿著榜單走了出來。
人群當中,頓時爆發出了一陣歡呼。
不少考生的緊張之情也瞬間加重。
一個個目不轉睛的盯著墻面上金色的榜單,期盼著自己的名字能夠被寫上去。
“清源王薪!”
隨著一名官吏的唱榜聲傳出,另一名榜吏立馬提筆在金榜最下面的位置寫上了王薪二字。
“最后一名?我怎么是最后一名?這下老爺子非得打死我不可?!?
人群當中,一名相貌年輕,約莫十七八歲的錦袍男子哭喪著一張臉,臉色十分難看。
旁人要是登科及第,非得開心的跳起來不可。
他倒好,居然哭喪著一張臉。
“你年紀尚小,第一次參加科舉能及第便算極好。老爺子那邊,下手應該不會太重。”
王薪身旁,一位和他長相有三四分相似的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正是清源王家的麒麟子王琰,也是王薪的族兄。
“老爺子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才不會管我是第幾次參加科舉呢。他只在乎會不會給他丟臉。四哥,回頭你可一定要在老爺子面前給我求情啊?!?
王薪說著說著,忽然眼睛一亮,嬉笑起來,“如果三哥你能高中會元,甚至在殿試中摘得狀元,說不定老爺子一開心就不會跟我計較了。”
王琰搖了搖頭,道:“若是往年我自信能三元及第,但今年不好說。宋功文、司馬博彥還有那孔德祥,都是有真才實學?!?
“承州李謙!”
“龍陽伍子瞻!”
“荊南黃郜!”
隨著一道道唱榜聲傳來,及第的學子們激動的狂喜落淚,落榜的學子難掩悲戚。
李青的臉色,也越來越凝重。
榜單之上,鮮有寒門子弟!
若說寒門子弟比不過世家子弟,這一點李青也承認。
畢竟世家子弟有名師教導,不用被生活上的瑣事牽扯,更不用為了買不起書而發愁。
但二者之間的及第比例,不應該這么夸張!
至少李青認識的幾位寒門書生,的的確確有真才實學,卻一位都沒有出現在榜單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罗平县|
深水埗区|
安顺市|
山西省|
南宁市|
河津市|
三台县|
华亭县|
万全县|
方山县|
宜兴市|
响水县|
定南县|
衢州市|
富裕县|
靖边县|
正安县|
桑植县|
保康县|
登封市|
建湖县|
行唐县|
兴隆县|
永顺县|
海盐县|
彩票|
丹棱县|
浦江县|
安顺市|
凌源市|
双鸭山市|
林西县|
弋阳县|
环江|
宣汉县|
嵊州市|
桑日县|
永康市|
潜江市|
无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