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副帥呼延-《紫塞秋風》
第(1/3)頁
北方草原襲來的冷風還在二城中絞動,卷起黃沙萬千,一片肅殺寂靜。
方才熱鬧的氣氛早已消失,二娘客棧內,所有的軍士皆已離開,包括那胡邋遢及李軍士。
軍令如山,沒有人敢拿這個開玩笑。
“你,跟我去內城殿帥府!”在翻身上馬的一瞬間,李信頭也不回地命令道。
楊霆風猛一聽此言,不禁又吃了一驚。怎么那么急?今日就要去帥府受領旗牌任命么?
然而,吃驚歸吃驚,他依舊抱拳揖道:“諾!”
馬蹄聲再次響起,李信馳馬在前,楊霆風緊隨其后,兩騎飛掠而出,像兩支劈開蒼穹的閃電,沿著蜿蜒驛道,絕塵而去。
入暮的時候,二人方抵達了紫塞內城,只見人馬來往,燈火通明,鬧哄得厲害。
這里,便是紫塞的內城,也是和西域諸國自由貿易的互市。
楊霆風一眼望去,只見,一條主驛道橫貫東西,縱橫南北。
大道的兩旁,滿是深鼻高目的西域商販正在沿街叫賣,肥羊駿馬,毛皮香料等各色西域特產琳瑯滿目,讓人著眼生輝,眼花繚亂。
而另一邊,則是大胤的各式棧鋪。這茶葉絲綢,瓷器錦布應有盡有;另外,還有許多瀛洲送來的時鮮瓜果蔬菜,云州的山珍野味,江淮之地的江鮮活魚,分列店鋪兩旁。
在這聲音鼎沸的喧囂中,依稀還有許多女人的嚶嚶哭泣聲,時不時地傳來。
楊霆風抬頭看去,只見街道兩邊滿是衣衫襤褸、渾身是血的女人,來自于帕爾斯、身毒、月氏、鄯闡、出云等不同國度的都有,甚至,連那來自大洋彼岸,通體黝黑的“尼格羅”女人也并不少見......
這些女人,無一例外都被剝去了左半邊的上衣,右臂上則被烙鐵印著奴隸標記,背上掛著無數(shù)條可怕的鞭痕,腳上一條鎖鏈晃蕩不已。
紫塞。
位于戰(zhàn)略要沖,自古商貿興旺,百年來,來自各國的商人給這座要塞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
可歷朝歷代的文人騷客們,卻對朝廷斥巨資修建這堵長長的破墻時,紛紛表現(xiàn)出了懷疑與不屑。
甚至,他們不吝筆墨在詩詞歌賦里爭相嘲諷;在亡國之危時,譏笑它的不完美,在太平無事時,又仿佛它的并不存在。
然而,只有守衛(wèi)邊疆的士兵們才知道,紫塞并不只是一堵石頭堆砌成的墻,它還是溝通亞歐大陸絲綢之路上的重要‘護航編隊’。
紫塞,也是華夏神州的經濟王牌。如果需要,決策者們既可以對付游牧民族進行經濟封鎖,使投機的商人、物資、技術無法隨意流動,以實現(xiàn)戰(zhàn)略圍困為目的。
當然,也可以以互市貿易作為談判籌碼,成為如今的海關。
簡而言之,紫塞便是大棒與胡蘿卜。
既可以打防御戰(zhàn),亦可以打貿易戰(zhàn)。
紫塞也不僅僅是一堵墻。
它從神州東北鐵嶺西部發(fā)起,向西綿延,經過了漠北,沙俄,阿拉木圖,羅剎國,達契亞國,馬扎爾國等,直至多瑙河下游的歐亞大陸北部,構成了一個世界上最為廣袤的亞細亞草原地帶。
在古代歷史上,這幾千萬平方公里的草原地帶,便是來去如風,彎刀烈馬,草原民族們的‘騎兵走廊’。
而鋪設在崇山峻嶺上的紫塞長城,就是華夏神州這個農耕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生死博弈的‘曼納海姆防線’。
紫塞,能帶給大胤王朝的,是國庫每年近四分之一的稅收。
這其中,奴隸生意又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肇东市|
凭祥市|
郸城县|
荣成市|
普陀区|
昔阳县|
阿坝|
新安县|
舒城县|
古浪县|
铅山县|
博乐市|
嵊泗县|
阿图什市|
双桥区|
阿拉善左旗|
大邑县|
天门市|
青川县|
巨鹿县|
阜阳市|
堆龙德庆县|
集贤县|
濮阳县|
剑阁县|
茂名市|
遂宁市|
宁明县|
瑞金市|
禹州市|
松江区|
泰州市|
德保县|
宁乡县|
武义县|
敦化市|
建德市|
阿勒泰市|
兴宁市|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