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根據斥候的偵查,登萊新軍已經包圍了沈陽,馬上就要發起進攻。 范文程認為,沈陽陷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用懷疑了。 看見低著頭的范文程沒有開口,代善帶著苦笑的神情開口了。 “算了,文程,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濟爾哈朗的結局,就是我的結局,我想明日或者后日,登萊新軍就要發起對登萊新軍的進攻了,我會下達命令,一旦城池被攻破,城內的軍士不必拼死抵抗,能夠投降就投降吧,保住性命是關鍵,總不至于讓滿人絕后吧。。。” “一會我就給攝政王寫去信函,將我的想法告訴他,如果他們不能夠攻下鎮北關,就要考慮后路了,不要拼死抵抗了,為滿人保住一些血脈是關鍵啊。。。” 代善離開南門的時候,范文程沒有離開,他的職責是巡視沈陽的各個城門,而南門是最為關鍵和最為重要的地方。 陪著代善前往臨時行營的是敬謹郡王尼堪與饒余貝勒岳東。 看著代善等人的背影,范文程的眼神很復雜,大清國已經難逃覆滅的命運,范文程幾乎可以肯定,八旗軍無法攻陷鎮北關,思路縝密的登萊新軍,不可能不考慮鎮北關,他們的戰役部署幾近完美,戰役開始的時候,就想到了占領鎮北關,堵死八旗軍北撤的道路,現如今登萊新軍完全占據了優勢,怎么可能忽略鎮北關,說不定登萊新軍的援軍,已經前往鎮北關。 皇太極去世的五年時間,滿人權貴陷入到權力的博弈之中,從未關注大吳朝廷,也沒有善待漢人,他們一步步的毀掉了皇太極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基礎。 大清國不是沒有明白人,代善算一個,濟爾哈朗也算一個,可惜這些人無法真正的掌控權力,無法左右大清國的局勢,至于說朝廷中的漢人大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性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怎么可能提出來好的意見建議。 一名滿人斥候來到了范文程的身邊,抱拳開口了。 “稟報大人,登萊新軍很有可能明日發起對京城的進攻,他們主動的方向應該是南門。。。” 范文程看著滿人斥候,干脆利落的開口了。 “馬上前往行營,向大帥稟報。。。” 斥候離開之后,范文程看了看城外,臉上帶著決絕的神情,他很清楚,沈陽城池被攻陷的時刻,就是他殞命的時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