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喬明俊伸手抹去了臉上的血漬,惡狠狠的看著前方的戰場。 六萬登萊新軍將士,駐守鎮北關已經有十二天的時間,眼看著糧草消耗的差不多了,這期間八旗軍僅僅是試探性的展開了一次對鎮北關的進攻,如果八旗軍一直駐守鐵嶺,不打算發起對鎮北關的進攻,一旦超過十五天的時間,喬明俊就要被迫主動發起對鐵嶺的進攻,畢竟大軍缺乏糧草是致命的。 鎮北關的局勢,與遼陽之戰的局勢息息相關,如果遼陽之戰長時間處于對峙的狀態,則鎮北關的壓力將要無限增大,如果登萊新軍獲得遼陽之戰的勝利,那么八旗軍將被迫發起對鎮北關的進攻,試圖大同北撤的道路。 所以對于喬明俊來說,如果八旗軍發起對鎮北關瘋狂的進攻,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鎮北關處于后金控制的腹地,大軍想要馳援很困難,喬明俊也很難獲取到關鍵的情報,可不管遼東之戰的情形如何,在沒有接到新的命令之前,他必須與六萬將士死守,哪怕剩下最后一個人,也要堅持下去。 天剛剛亮的時候,斥候稟報,從鐵嶺城內有大量的八旗軍朝著鎮北關的方向行進。 喬明俊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這個他特別渴望慘烈的廝殺。 喬明俊的愿望沒有落空,從卯時開始,八旗軍就發起了對鎮北關凌冽的攻勢。 鎮北關的防御陣線一共四層,第一層是長兩百米、寬約兩米的壕溝,這層壕溝最早只有一米,實戰過程之中,戰馬能夠輕松躍過一米寬的壕溝,所以喬明俊命令,將壕溝的寬度增加到兩米,如此大部分的戰馬在負重的情況之下,會畏懼兩米寬的壕溝。 第二層是木柵欄,長度兩百米,高度約為一米,木柵欄上方削的很尖,戰馬躍過木柵欄的時候,稍不小心,就很有可能被扎破了肚子,這一層的木柵欄,能夠擋住絕大部分的戰馬。 第三層是圓木柵欄,這一層柵欄主要是防止軍士的沖鋒。 第四層就是重新修葺過的關門臺了。 整個四層的防御陣型,距離為五十米,第二層木柵欄距離壕溝十米,第三層圓木柵欄距離第二層木柵欄二十米,圓木柵欄距離關門臺二十米。 這些都是喬明俊詳細計算過的,算是最佳的防御距離。 讓喬明俊沒有想到的是,從卯時開始的進攻,八旗軍壓根不在乎戰馬的損失,第一層的壕溝里面,填滿了戰馬的尸首,后面沖鋒的戰馬,在主人無情的鞭打之下,發瘋一般的朝著第二層木柵欄沖鋒,這迫使喬明俊迅速撤離了第一道防線部署的軍士,畢竟以步卒對陣騎兵,不管步卒如何的驍勇,都處于劣勢。 第二層的尖木柵欄,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戰馬面對尖木柵欄的時候,絕大部分都畏懼了,不管主人如何的鞭打,都不敢輕易的跳躍,一些試圖跳躍的戰馬,有的沒有跳過去,被江木柵欄穿透了馬腹,嘶鳴著停止掙扎,有的就算是跳起來了,卻被撞擊式燧發槍擊中,嘶鳴著倒下,馬背上的軍士自然難以活命。 最為慘烈的廝殺,就在第二層的尖木柵欄周遭展開,八旗軍改變了攻勢,以密集的箭雨掩護,軍士上前用手中的鋼刀瘋狂的砍去木柵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