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已經(jīng)五十二歲的范文程盡顯老態(tài),看上去就是一個落魄的小老頭了。 突然接受召見來到大政殿,范文程沒有任何的思想準備,大清國以及大清朝廷排斥漢人的態(tài)度展現(xiàn)無遺,范文程已經(jīng)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他甚至開始籌劃讓家中的子女離開沈陽,隱姓埋名前往遼東。 寧完我的死亡,對于范文程的打擊是致命的,滿人權貴的短視,讓范文程無可奈何,不過他沒有后悔當初的選擇,雖然所有的權力都被剝奪,已經(jīng)成為朝中可有可無的人物,但每每有漢人官員前來拜訪的時候,范文程還是要求他們忠于大清朝廷。 朝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范文程有所耳聞,登萊新軍主動進攻遼陽等城池,讓范文程有了更大的恐懼,他很清楚漢人對待漢奸的態(tài)度,如果大清國不復存在了,他這個死命效忠大清國的漢人,絕不可能有好的結局。 范文程在家中也進行了諸多的分析,甚至進行了一些作戰(zhàn)的演練,但結局令人沮喪,不管大清國和八旗軍怎么努力,最終都無法徹底阻止登萊新軍的進攻,范文程得出的最終結論是,八旗軍必須徹底拋棄遼陽和沈陽等地,迅速往北撤離,回到白山黑水去,回到八旗軍起家和最為熟悉的地方去,憑借著熟悉地形的優(yōu)勢,與登萊新軍長期抗衡。 但范文程不可能提出這樣的建議,如果他主動給攝政王多爾袞提出來了,最終的結局甚至不如寧完我。 大政殿滿人權貴的叫囂,范文程一點都不在乎,他視若無睹,此刻他的內(nèi)心有著更大的恐懼,那么多的滿人權貴集聚在大政殿,肯定是遼陽方向的戰(zhàn)事不利。 進入暖房的時候,范文程扭頭看了看依舊在大殿等候的諸多滿人權貴。 多爾袞和代善坐下了,尼堪與岳東站立在一邊,范文程則是站在岳東的身后。 多爾袞看了看代善開口了。 “大清國已經(jīng)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尼堪和岳東都知曉情況,我還是簡單的說一說。” 多爾袞看了看低著頭的范文程,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 “遼陽之戰(zhàn)失敗,濟爾哈朗為國捐軀,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和鑲藍旗的大軍,基本不存在了,登萊新軍很快就要發(fā)起對京城的進攻,目前守衛(wèi)京城的有正黃旗和正白旗,一共有十萬左右的軍士,多鐸和阿濟格正在鐵嶺指揮作戰(zhàn),鎮(zhèn)北關駐守的數(shù)萬登萊新軍,一定會被我們徹底打敗。。。” “我們究竟應不應該固守京城,如果京城再次被登萊新軍包圍,正黃旗和正白旗是不是能夠抵御登萊新軍的進攻,如果我們放棄京城,朝著鎮(zhèn)北關的方向大規(guī)模撤離,我們是不是能夠抵御尾隨追擊的登萊新軍。。。” 多爾袞還沒有說完,范文程的眼睛黑了一下,身體微微的顫抖,他萬萬想不到,局勢竟然到了如此危急的地步。 遼陽城失守,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和鑲藍旗的八旗軍幾乎全軍覆沒,這意味著大清國損失了近一半的兵力,這樣的慘敗,在大清國的歷史上都不曾有,也許短時間之內(nèi),能夠再次組織起來部分的軍隊,但戰(zhàn)斗力大打折扣。 登萊新軍已經(jīng)占據(jù)絕對的優(yōu)勢,如此情況之下,大清朝廷需要放棄一切不實際的幻想,要保存實力,要迅速撤離沈陽,朝著鎮(zhèn)北關的方向撤離,要做好撤離到北方去的一切準備,利用極北之地的地形與登萊新軍周旋。 這應該是不需要討論的決定了。 “。。。范大人,你有什么建議,不妨說說。。。” 多爾袞的詢問,讓范文程的身體再次顫抖了一下,他抱拳對著多爾袞和代善行禮之后,強自鎮(zhèn)定的開口了。 “攝政王殿下,禮親王殿下,奴才有兩件事情想要詢問。。。” 多爾袞臉上露出一絲不耐煩的神情,正要開口的時候,代善睜開了眼睛。 “范大人,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盡管開口詢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