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多爾袞冷冷的看了看眾人,毫不留情。 “讓你們來商議,你們能夠說些什么,就知道胡言亂語,什么建議都提不出來,你們有能耐,可以啊,誰這個時候領著家里的奴才前往遼陽城去迎戰登萊新軍,我絕不攔著,朝廷雖然缺少錢糧,我多爾袞拿出自家的錢糧,也支持你們前去和登萊新軍拼命。。?!? 沒有人開口,都到了這個時候了,誰帶著自家的奴才離開沈陽前往遼陽城作戰,那就是找死,不可能有活命的機會。 代善終于睜開了眼睛。 “攝政王,牽涉到朝廷重大的事宜,也是大清國最大的事宜,我看就不需要這么多人來商議了,敬謹郡王尼堪和饒余貝勒岳東,都是從遼陽城過來的,知曉登萊新軍的情況,可以留下來商議,范大人每每到關鍵時刻,都能夠提出來很好的建議,也參與商議,我也留下,我們這些人與攝政王一同來商議,做出決定,關鍵時刻,我們這些人,都要站出來,不管朝廷做出什么樣的決定,都要無條件的執行。。。” 多爾袞連連點頭。 “二哥說得好,我也是這么想的,我看這樣吧,你們都在大殿等候,二哥、尼堪、岳東,還有范大人,我們一同到暖房去商議,有了決定之后,你們執行,不得有絲毫延誤。。?!? 敬謹郡王尼堪站出來,對著多爾袞和代善抱拳行禮了。 “攝政王大人,禮親王大人,臣乃是敗軍之將,沒有能夠很好的護衛大帥,本就有罪,臣沒有資格參與如此重大事情的商議。。?!? 尼堪還沒有說完,饒余貝勒岳東也站出來了,準備抱拳開口。 多爾袞對著兩人揮揮手,示意他們不用說了。 如果按照身份和地位來排列,尼堪和岳東的確是沒有資格參與如此重大事情商議的,不過遼陽城之戰,濟爾哈朗最為信任的就是兩人,而且在信函之中還專門推薦了岳東,認為岳東雖然只是饒余貝勒,但眼光獨到,其提出的滿漢融合與善待漢人的建議,頗有遠見,在遼陽城的時候,岳東也有辦法善待漢人,讓遼陽城在初期的時候,能夠徹底穩定下來。 多爾袞最需要的是代善的支持,大清國頂層的數位親王,多鐸前往鐵嶺去征伐了,濟爾哈朗戰敗自盡身亡,豪格被圈禁,剝奪了親王的爵位,剩下的就是多爾袞與代善兩人,且代善是親王之中資格最老的。 多爾袞已經準備做出放棄沈陽的決定,也就是放棄大清國的京城,朝著鎮北關的方向開拔,正黃旗和正白旗的軍官軍士,都在做征伐的準備。 這是多爾袞詳細分析局勢之后,被迫做出的選擇。 如果固守沈陽,那么沈陽必定成為下一個遼陽,大清國就徹底沒有希望了。 做出這么重大的決定,多爾袞一個人是沒有辦法的,可如果得到了代善的支持,那就不一樣了,滿人權貴之中有些人就算是想著反對,多爾袞也可以強行的推行,為此就算是殺掉幾個滿人權貴,震懾眾人,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說福臨皇帝和皇太后那里,多爾袞倒不是很擔心,一旦朝廷做出了決定,多爾袞會首先安排福臨與皇太后撤離沈陽,朝著鎮北關的方向而去。 多爾袞請來范文程,是真心誠意的,這一次他想著聽聽范文程的建議,看看范文程是不是能夠在最為關鍵的時刻,提出來一些有用的意見,至于說范文程遭受的那些委屈,在多爾袞看來壓根不算什么,到時候略微安撫一下就可以了。 多爾袞內心里面,依舊瞧不起范文程和寧完我等人,這些人本來是漢人,卻心甘情愿為大清國賣命,品性本就不是特別好,當然,利用這些漢人對付登萊新軍,為大清朝廷賣命,還是可行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