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很好,尼堪,你親自領兵廝殺,知曉了登萊新軍的強悍,也知道駐守遼陽大軍面臨的險境,我們只能夠依靠自身了,一會我會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東門,希望能夠趁著黑夜拿下東門,讓諸多的將士能夠從東門安然撤離遼陽城。。。” “唉,局勢變化太快了,這些年,我們還是認為八旗軍是最為驍勇的,是天下無敵的,人家大吳朝廷利用這些年的時間,不斷的壯大實力,可我們在做什么,白白的消耗了這些年的時間,先皇去世已經有五年時間了,足足五年啊,我們究竟做了什么。。。” “這一次,大清國的劫數真的來了,登萊新軍并沒有傾盡全力,我們得到的情報,還有數十萬的登萊新軍,沒有參與這一次的戰斗,如果登萊新軍盡數出擊,我們怕啥早就崩潰了,有些事情,我們必須要承認,特別是不少的滿人權貴,自高自大,想來是多么可笑。。。” “尼堪,我很看好你和岳東,你們是晚輩,大清國的未來,必須要依靠你們,攝政王的身邊,需要幫手,經歷了這一次的磨難,我想攝政王也能夠明白很多。。。” 尼堪終于忍不住抬頭了。 “大帥,侄兒護衛您撤離遼陽城,您放心,侄兒一定能夠率領大軍,突破登萊新軍的包圍,撤離遼陽城的。。。” 濟爾哈朗看了看尼堪,微微一笑。 “尼堪,不用多說了,按照我的命令行事,其實你我都清楚,大軍想要撤離遼陽城,難度巨大,傷亡一旦增大,軍士無法承受,士氣必定低落,今天我們聲東擊西,佯攻東門,實際上主要進攻西門,還是失敗了,接下來我們已經沒有了任何的計謀,只能夠依靠弓箭與登萊新軍廝殺,我們實際上已經處于劣勢。。。” “我已經稟報攝政王,不要派遣大軍馳援遼陽城,務必要竭盡全力拿下鎮北關,如果攝政王采納了我的建議,就是大清國的大幸,可我總是不放心,我以為攝政王不一定舍得放棄遼陽城,很有可能繼續關注局勢的變化,接著才會采取下一步的措施,說到底,攝政王不相信駐守遼陽的大軍會遭遇慘敗,如果真的是這樣的情形,那局勢就危險了。。。” “所以,你一定要帶著我寫的奏折,親自前往京城,直接面見攝政王,你不需要多說什么,我的奏折里面,所有需要說的話,全部都說了,我想攝政王看見這封奏折,一定會迅速下定決心,采取行動了。。。” “關鍵時刻,必須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我記得這話是范文程說出來的,現在想來,這話很有道理,也不知道文程的情況怎么樣了,攝政王真的該聽一聽文程的建議了。。。” 尼堪接過了奏折,看著濟爾哈朗,他還不知道該如何離開遼陽城。 兩名侍衛進來了,其中一人是濟爾哈朗的親衛隊長。 “你們帶著尼堪,前往密道,記住,絕不能讓其他人知道密道。。。” “尼堪,你可以挑選十人,跟隨你離開遼陽,前往京城,不過這十人必須是你絕對信任之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