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謀明天下》
第(1/3)頁
多鐸率領鑲白旗大軍從沈陽出發的時候,肚子里窩著太多的火,他本來想著率領大軍抵達鐵嶺之后,馬上聯合鑲黃旗,對鎮北關發起強攻,徹底剿滅駐守鎮北關的登萊新軍,不過他的這個作戰計劃被多爾袞徹底否決,多爾袞要求他到了鐵嶺之后,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搞好與鑲黃旗之間的關系。
滿八旗之中,身份最為貴重的就是鑲黃旗,盡管鑲黃旗的戰斗力最弱,但沒有任何一個滿人權貴敢于小看鑲黃旗,因為鑲黃旗走出去的旗人,要么是皇帝的親信,要么就是在軍中擔任掌握實權的軍官,由這些人撐起的鑲黃旗,能夠左右大清國的未來。
登萊新軍占領了鎮北關,多爾袞絕不敢小覷,他必須要做好一切的準備,至少有應對鎮北關登萊新軍的辦法,所以派遣了戰斗力強悍的鑲白旗前往鐵嶺。
讓多爾袞為難的是,朝廷拿不出來那么多的錢糧,很難維持滿八旗和蒙八旗的開銷,要知道這一次的戰役,可不是在中原或者蒙古進行,八旗軍處于守勢,這就意味著八旗軍軍士無法劫掠到任何的錢糧,平日里的錢糧開銷需要自籌一部分,朝廷解決一部分。
朝廷嚴重缺乏錢糧,已經成為多爾袞最為頭疼的事情。
滿人權貴還是有錢的,包括多爾袞自己,多年的征伐,他們通過強取豪奪,集聚了大量的財富,不過想要滿人權貴捐獻過多的錢財,這是不可能的,畢竟每一個滿人權貴都要養活很多人,都有太多需要用錢的地方。
多爾袞強烈感受到了,皇太極駕鶴西去之后,滿人權貴好像沒有以前那么團結了,內部權力的爭斗也越來越殘酷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情形短時間內得不到改善,如果不能夠好好的控制,今后可能愈演愈烈。
多鐸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多鐸是大清國的豫親王,是滿人權貴之中頂尖的存在,直接掌控鑲白旗,是多爾袞的親弟弟,因為受到父皇努爾哈赤的溺愛,脾氣和性格都不是很好,不過多鐸是絕對支持多爾袞的,不管是在掌控權勢方面,還是在力挺多爾袞做大清國皇帝方面。
大部分滿人權貴對多鐸的看法和印象都不是很好,譬如說對待漢臣范文程,范文程抬籍進入了鑲白旗,是多鐸的奴才,多鐸不管不顧皇太極對范文程的器重,不管不顧范文程對大清國的貢獻,居然要搶奪范文程的夫人,成為自己的小妾,這無疑寒了朝中漢人大臣的心,要不是皇太極及時阻止,這次的事件,就會造成漢臣大規模離心離德。
皇太極駕崩之后,因為皇位繼承人的問題,多鐸甚至不惜與正黃旗和鑲黃旗兵戎相見,這在滿人權貴之中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要知道正黃旗和鑲黃旗代表了皇上和皇權,在大清國是不容侵犯和褻瀆的。
多爾袞當然疼愛多鐸,希望多鐸的生活越過越好,不過他也清醒的認識到,想要大清國的大局穩定,逐漸的走向富強,多鐸和阿濟格等人,就必須有所改變。
所以仔細考慮之后,多爾袞讓多鐸率領鑲白旗前往鐵嶺,讓其想辦法改善與鑲黃旗的關系,最好是能夠與鑲黃旗的主要軍官把酒言歡,消除對峙。
多爾袞不敢有多大的奢望,不敢指望多鐸能夠籠絡鑲黃旗的主要軍官。
多爾袞的這些苦心,多鐸其實明白。
見到了滿人權貴的權力博弈且親自參與其中的多鐸,其實不蠢,就在多爾袞指出他此番前往鐵嶺,首要的任務不是征伐鎮北關的登萊新軍,而是與鑲黃旗主要軍官搞好關系的時候,多鐸就明白了其中的一切。
讓多鐸感覺到不舒服的是,多爾袞總是以大局為借口,對某些滿人權貴優柔寡斷,譬如說對待濟爾哈朗,扳倒豪格的時候,完全可以對濟爾哈朗動手,這樣就算是代善也無話可說,還有對正黃旗和鑲黃旗的某些強硬派,多爾袞也選擇性忽視,導致這些強硬派愈發囂張。
如果換做多鐸,該動手的時候絕不會手下留情,一定會置對方于死地,這樣自身的權勢才可能更加的穩固。
打小就跟隨父皇努爾哈赤征伐的多鐸,更多相信鐵血的手腕,因為努爾哈赤也是這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定安县|
四子王旗|
筠连县|
宝清县|
华坪县|
克什克腾旗|
融水|
蒙城县|
大荔县|
云和县|
奉化市|
璧山县|
泾阳县|
吉林省|
崇明县|
临沂市|
双峰县|
鲁山县|
彭泽县|
呼伦贝尔市|
辽源市|
乡宁县|
谷城县|
漳浦县|
桐城市|
塔河县|
英吉沙县|
香格里拉县|
雷州市|
河南省|
岱山县|
泰州市|
华宁县|
繁昌县|
丹巴县|
察雅县|
磴口县|
临猗县|
盐边县|
多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