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謀明天下》
第(1/3)頁
吳凡丞秘密的離開了京城,前往陜西,知曉此事的僅有吳宗睿和廖文儒。
明面上跟隨吳凡丞前往陜西的,僅有四人,當然,暗地里保護吳凡丞安全之人,達到了數(shù)十人,這些人都是廖文儒親自安排的,從登萊新軍斥候營和情報司抽調(diào)最為精銳的軍士,這些軍士以一敵百,有萬夫不當之勇。
讓吳凡丞前往陜西,吳宗睿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曾永忠的建議是讓吳凡丞前往登州和萊州等地,一方面這些地方絕對的安全,另外一方面這些地方的商貿(mào)特別的發(fā)達,不過吳宗睿覺得,吳凡丞對于商貿(mào)方面的理解是頗為深刻的,已經(jīng)明白商貿(mào)對于王國強盛的重要性,吳凡丞不大清楚的是底層百姓的生活,特別是窮困百姓的生活。
陜西地方遼闊,大明王朝的時候,連年遭遇到災(zāi)荒,百姓生活困頓,掙扎在死亡線上,造反之人幾乎全部出自于陜西,包括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這些人成為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大吳朝廷雖然致力于陜西的救濟和打造,不過僅僅兩年多的時間,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而且陜西遭受的荼毒太深,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赤地千里的情形,短時間之內(nèi)不可能完全恢復。
吳凡丞出發(fā)之前,吳宗睿沒有多說,僅僅叮囑了幾句,其實他說的話已經(jīng)夠多,有時候自己都覺得啰嗦,可憐天下父母心,吳宗睿是想著吳凡丞早些獨立自主的,早些挑起重任,作為穿越之人,吳宗睿沒有想著死死的攥著權(quán)力,必要的時候,他會讓吳凡丞開始署理朝中的政務(wù),熟悉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吳宗睿不相信龍生龍鳳生鳳的說法,他堅定的認為,想要做一個合格的皇帝,或者說天下的管理者,就要親身實踐,明白其中的甘苦。
吳凡丞離開京城三天之后,內(nèi)閣首輔曾永忠以及內(nèi)閣次輔盧發(fā)軒等人才知曉。
陜西榆林是吳凡丞的第一站。
榆林屬于邊鎮(zhèn),這里常年駐扎邊軍,主要是預防蒙古部落突然發(fā)起對中原的進攻。
朝廷在榆林同樣設(shè)立軍營,駐扎有登萊新軍五千將士,撤銷了延綏巡撫一職,將榆林民生事宜交給了地方,保留榆林總兵一職,專門護衛(wèi)邊關(guān)的安全。
作為邊鎮(zhèn)的榆林城池,還是頗為熱鬧的,這里的商貿(mào)交易很多,主要是蒙古部落前往榆林來購買茶葉、絲綢、瓷器、鐵器乃至于糧食,蒙古部落的馬匹和綿羊等牲畜,也在這里進行交易,上好的蒙古馬一般都被登萊新軍直接收購。
吳凡丞在榆林城內(nèi)逛了一個多時辰之后,直接前往市舶司。
這方面吳凡丞還是比較聰明的,一個地方的商貿(mào)交易是不是順暢,只要到市舶司去看看就可以了,畢竟市舶司管著所有的商貿(mào)交易,且征收商貿(mào)賦稅。
市舶司很熱鬧,來來往往的人員川流不息,朝廷對于征收商貿(mào)賦稅的事宜,管理的非常到位,凡是不主動繳納賦稅之人,一旦被發(fā)現(xiàn),不僅是傾家蕩產(chǎn),還有牢獄之災(zāi)。
朝廷還設(shè)立了舉報制度,凡有人主動舉報不繳納賦稅的舉措,查證屬實之后,可以得到獎勵,官府還會為其保密。
吳凡丞站在了市舶司的外面,沒有立刻進去看看。
“伙計,你知道嗎,南街的茶葉商鋪這次遭殃了,聽聞偷稅被人舉報了。。。”
“哦,南街的那個茶葉鋪,不是老王頭京營的嗎,這人很老實啊。。。”
“誰是不是呢,聽說過年的時候,老王頭進的茶葉全部賣完了,后來補貨不多,新茶還沒有出來,生意不是很好。所以沒有主動繳納賦稅。。。”
“那也沒有多少啊,為了這么點銀子,劃不來啊。。。”
“哼,那些專門舉報之人,挖空心思,專門針對老王頭這樣的人,那些真正的大商賈,他們壓根不敢舉報,要是被人家知道了,命都保不住。。。”
“算了,算了,不說了,活該老王頭倒霉,誰讓他被人家舉報了。。。”
幾個人小聲議論,從吳凡丞的身邊走過去了,大概是吳凡丞的年級太小,他們沒有在意。
吳凡丞皺了皺眉,陷入到沉思之中。
納稅舉報制度,是內(nèi)閣首輔曾永忠提出來的,市舶司與官府管轄的力度不夠,從事商貿(mào)交易之人太多,官府不可能查到每一個人,加之很多人都是流動的商貿(mào)交易,為了避免商貿(mào)賦稅的流失,所以設(shè)立了舉報制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门市|
鹰潭市|
清河县|
雅安市|
金塔县|
当涂县|
陕西省|
上高县|
康乐县|
迁西县|
贵溪市|
桑日县|
和静县|
乌鲁木齐市|
梁河县|
霸州市|
林甸县|
大英县|
墨竹工卡县|
大邑县|
沽源县|
双流县|
义乌市|
竹山县|
怀远县|
鞍山市|
龙胜|
中宁县|
勐海县|
临高县|
崇仁县|
武乡县|
西和县|
山西省|
平阴县|
延边|
鹤岗市|
根河市|
佛坪县|
兴山县|
洛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