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謀明天下》
第(1/3)頁
京城外城,正陽門大街已經是人山人海。
皇上將前往昌平,專門去拜祭大明的崇禎皇帝朱由檢,此事早就傳揚出去,所以京城的百姓都在正陽門大街左右等候,他們想看一看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感覺到特別吃驚的是京城的某些原大明朝廷的官員,以及士大夫和讀書人,他們一直都認為吳宗睿是篡位和謀逆,不管崇禎皇帝是不是死于吳宗睿之手,至少那個時候吳宗睿是大明的薊遼督師,手握強悍的登萊新軍,必須在京城遭遇到李自成及大順軍圍攻的時候,不顧一切的馳援京城,但吳宗睿沒有這樣做,所以導致京城被李自成和大順軍攻陷,導致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導致大明朝廷徹底覆滅。
當然,也有人認為,崇禎皇帝壓根不信任吳宗睿和登萊新軍,李自成及其麾下大順軍進入北直隸,京城已經遭遇到直接威脅的時候,崇禎皇帝給南方諸多總兵下旨,要求他們馳援京城,唯獨沒有給吳宗睿和登萊新軍下旨,這才導致京城失陷,再說了,吳宗睿率領登萊新軍徹底打敗了大順軍,斬殺了李自成,地下的崇禎皇帝也算上瞑目了。
為新的大吳王朝和朝廷游說之人,有原大明朝廷兵部尚書陳新甲,原太子少保、領兵部尚書銜、七省總督洪承疇,以及原司禮監太監高起潛等人,這些人在京城還是頗有影響力的,由他們站出來說話,產生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更加關鍵的是,作為大吳王朝的皇帝,吳宗睿沒有清算京城內原大明朝廷的官吏,沒有盤剝這些官吏和士大夫家族,竭盡全力維持京城的穩定,這一點與李自成完全不一樣。
崇禎皇帝、周皇后以及懿安皇后等人,都得以厚葬,朝廷還準許任何人前往昌平去拜祭,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出的決定。
現如今,皇上更是親自去拜祭崇禎皇帝,這等的胸襟,天下怕也是沒有幾個人了。
遠處出現了騷動,全副武裝的皇宮護衛,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面。
沒有鳴鑼開道,沒有誰蠻橫的驅散大街兩邊的人群,那些全副武裝的皇宮侍衛,也就是勸說快要擠到道路中間的人往后退,不要擋住了道路。
騎著馬的吳宗睿和吳凡丞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所有人都沸騰了。
沒有誰吆喝,也沒有誰號召,所有人都跪下了,口中呼喊著皇上萬歲的話語。
京城穩定的局勢,很多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各級的官吏絕不騷擾百姓,商鋪照常開門營業,雖然按照京兆府的規定,必須繳納一定的商貿賦稅,可除開這些商貿賦稅,絕無官吏和地痞無賴前來敲詐,相比較來說,商賈的負擔輕了很多,而且在京城做生意的這些商賈,很多都是從登州和萊州等地遷過來的,他們知曉皇上治下的規矩。
更加能夠穩住的是尋常的百姓。
北直隸被大順軍進攻的時候,不少的人紛紛逃往京城,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京城也被大順軍攻陷了,很快大順軍的軍士就在城內開始了盤剝,不少人攜帶的銀兩本來就不多,被盤剝之后生活都難以維持了,京城內的百姓也好不到哪里去,戰亂期間生計蕭條,不少百姓也沒有了生活來源,占領京城的李自成和大順軍,壓根不管不顧,還不斷的征收糧食,導致不少家庭生活都難以維持下去了。
登萊新軍進入京城之后,一切都在慢慢的發生變化。
最先恢復起來的是商貿,接著官府開始在內城和外城統計窮苦人家和難以維持生計的人家,不長的時間就給這些窮苦人家送去了糧食,讓他們能夠繼續維持生活。
京城的秩序迅速的穩定下來,官府接著出手,狠狠的打擊了那些地痞無賴,盤踞京城的幾股無賴的勢力,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畢竟這些無賴曾經依賴的官府或者靠山都不存在了。
京城的變化,包括北直隸好多地方的變化,百姓的感受是真實的,雖然說這種變化剛剛出現,但淳樸的百姓相信,今后的日子一定能夠越過越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山市|
泽库县|
邻水|
新密市|
邵阳县|
海盐县|
巴彦淖尔市|
出国|
全南县|
陕西省|
揭阳市|
吉林省|
富源县|
高碑店市|
织金县|
阿拉善左旗|
岱山县|
星子县|
金山区|
桦甸市|
渝中区|
建德市|
保康县|
米易县|
德阳市|
安岳县|
兴仁县|
习水县|
土默特左旗|
平和县|
东方市|
南昌县|
蕲春县|
张家港市|
彰武县|
定兴县|
南木林县|
成安县|
大新县|
开封县|
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