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謀明天下》
第(1/3)頁
足足一個月的時間,升任漕運總督的盧發軒,忙的腳不沾地。
盧發軒很明白,他這個漕運總督并非是為皇上和朝廷辦事的,盡管說漕糧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北直隸和京城,實際緩解了北直隸缺糧的問題。
按照慣例,漕運總督要掛戶部尚書銜,或者兵部尚書銜,還要兼任督查院右副都御史,不過盧發軒沒有這些職務,僅僅是出任漕運總督,兼任漕運總兵,這也預示著,盧發軒不能夠插手漕運之中牽涉到戶部和兵部的相關事宜。
對于這也的待遇,盧發軒壓根無所謂,反正漕運總督負責江北四府三州的一切事宜,包括民生和軍事部署方面的事宜,加之他的背后有強悍的登萊新軍支持,還有什么事情辦不好。
在喬明俊的大力協助之下,盧發軒完全掌控江北四府三州的防御事宜,接下來,他要動手開始解決民生方面的事宜了,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漕糧的征收事宜。
馬上就要到秋收季節,眼看著糧食就要成熟,江北四府三州的糧食不能夠說是大豐收,但田地里的糧食長勢還看得過去,在這些地方征收漕糧問題不是很大。
經過長達數月的了解,盧發軒真正理解了南直隸農戶的苦楚,不管是不是遭受災害,糧食收割季節,農戶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上繳漕糧,漕糧的價格低的出奇,不足市面價格的三分之一,而且征收漕糧的任務是強行下達的,凡是牽涉到的農戶必須完成。
南方田地里面糧食的產量,比北方要高不少,譬如說稻谷,南方每畝耕地的稻谷產量平均為兩石五斛左右,北方的只有一石六斛,但不要以為南方農戶的日子就因此好過了,他們承擔的賦稅,遠比北方農戶沉重。
只不過南方的農戶,每年辛勤勞作,勉強能夠維持生活,不至于餓死,所以百姓才沒有大規模的造反,加之有些農戶干脆將耕地賣給了士大夫家族,自身成為士大夫家族的佃戶,依靠每年辛苦的勞作耕種,交付了佃租之后,還能夠維持生活。
南方的士大夫家族,士紳家族,包括部分的商賈,利用這樣的機會,大規模的兼并土地,被士大夫家族和士紳家族兼并的土地,不需要繳納田賦,一些與士大夫家族勾結的商賈,也將購買的田地算到士大夫家族之中,同樣免去了賦稅,這些士大夫家族,毫不留情的盤剝佃戶,每年收取的佃租高達守成的一半以上,他們坐享其成,富得流油。
吃虧的還是尋常的百姓,府州縣的田賦是不可能減少的,若是耕地減少了,那么田賦再次計算,依據耕地的多少均攤,這就導致南方尋常百姓的田賦不斷增加,逐漸成為他們沉重的負擔,以至于無法承受。
田賦增加的同時,百姓還要承擔上繳漕糧的任務,這等于是賤賣了糧食,更進一步的減少了田地里面的守成。
如果按照朝廷規定的份額上繳漕糧,也算是合情合理,但漕運之中的重重黑幕,悉數轉嫁到農戶的身上,他們實際上繳的漕糧,遠遠超出了朝廷規定的數量。
這些多余出來的漕糧,就成為了各級官府、漕運兵丁以及漕幫的收入來源。
盧發軒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按照朝廷規定的實際數量來征收漕糧,至少在江北的四府三州,以及山東各地如實征收漕糧。
山東已經做到了如實征收漕糧,且漕糧征收的價格提升了不少,只是略低于市面糧食的價格,超出的錢財由巡撫衙門統一拿出來補貼,這樣農戶能夠承受,而這個舉措的強力推行,讓山東各地迅速的穩定下來,特別是老百姓,幾乎完全的穩定下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光市|
自治县|
拉萨市|
双柏县|
双柏县|
密山市|
宜兰县|
建始县|
晋江市|
亚东县|
饶河县|
宕昌县|
突泉县|
无极县|
兰溪市|
乳山市|
曲靖市|
佛坪县|
隆德县|
沁水县|
肇州县|
建昌县|
淅川县|
崇左市|
西乌珠穆沁旗|
喀喇沁旗|
濮阳市|
西林县|
沂水县|
章丘市|
虞城县|
寻甸|
武强县|
平果县|
瓦房店市|
读书|
西宁市|
玉门市|
禹州市|
青州市|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