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謀明天下》
第(1/3)頁
登萊新軍控制浙江以及北直隸境內漕運碼頭的進展速度很快,快的有些出乎了盧發軒的預料,本來以為地方官府可能插手其中干涉,但這樣的情況沒有出現,后來盧發軒總算是明白了,地方官府的利益沒有遭受任何的損失,漕糧依舊是地方官府收購,他們依舊能夠從中盤剝到錢財,至于說誰來管控漕運碼頭,與他們的關系不是太大,再說了,浙江以及南直隸一帶,都知曉登萊新軍驍勇,就連皇上和朝廷都不大干涉登萊新軍的諸多事宜,地方官府也就沒有必要自找麻煩了。
漕運貫通之后,漕糧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北直隸,京城以及北直隸缺糧的問題很快得到解決,形勢也基本穩定下來,如此情況之下,沒有誰會跳出來彈劾薊遼督師吳宗睿以及登萊新軍,他們可不會自討無趣。
喬明俊也開始了全面的安排部署,麾下的五萬登萊新軍將士,不僅要駐守浙江、南直隸和北直隸諸多的漕運碼頭,還要駐守江北四鎮三州的諸多地方,兵力方面不是特別的充足,要知道漕運兵丁高峰時期,兵力達到了十三萬人,他們僅僅只是駐守漕運碼頭。
按照吳宗睿的要求,喬明俊經過仔細的思索之后,明確了漕運碼頭駐守軍士的數量,杭州、淮安、德州以及天津這些地方,屬于大型的漕運碼頭,駐扎兩千登萊新軍的將士,其余的漕運碼頭駐守一千登萊新軍將士,這樣駐扎漕運碼頭的軍士接近三萬人,剩余的軍士,重點駐扎在淮安府城、徐州州城、廬州府城等地,兼顧轄下的縣城,至于說鳳陽府城,因為其特殊的地位,暫時沒有派駐登萊新軍進駐。
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登萊新軍全部安排部署到位。
江北四鎮三州的地方官府,同樣沒有什么反彈的情緒,反正駐扎本地的登萊新軍,沒有插手官府的任何事宜,與他們沒有太大的關系,相反,登萊新軍進駐府州縣,能夠迅速穩定地方的局勢,地方官府高興還來不及。
登萊新軍駐扎到位之后,盧發軒隨即開始全面整改漕運之中的弊端。
吳宗坤兼任山東巡撫,曾永忠也抵達濟南府城,協助吳宗坤管轄山東的所有事宜,戴明杰出任登州知府,實際負責登州和萊州的諸多事宜,行使登萊巡撫的職責。
安排完畢江北四鎮三州以及漕運的諸多事宜,吳宗睿也回到了山東。
廖文儒則是直接回到了錦州,開始統領駐扎遼東的登萊新軍。
離開淮安府城的吳宗睿,對于江北四鎮三州的局勢沒有完全放心,他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事情沒有處理,那就是整頓江北四鎮三州各級官府的問題。
馬上能夠打天下,但馬上不能夠治理天下,這一點吳宗睿很清楚。
登萊新軍掌控的登州、萊州以及遼東各地的官府,諸多官吏的理念早就改變了,至少他們明白,官府必須實實在在的為老百姓做事情,解決老百姓的困難,如若不然,地方官府和他們這些官吏就是不合格的,近半年時間過去,山東各地的官府,官吏的思想也在逐漸的改變,盧發軒曾經強力的整頓,那些魚肉百姓、一心就想著自身利益的官吏,悉數被清除出去,這也迫使諸多的官吏做出根本性的改變。
不過在南直隸,在江北的四鎮三州,改造和整頓地方官府的難度要大很多。
無他,南直隸讀書人居多,士大夫家族居多,在朝中為官之人同樣很多,這些勢力盤根錯節,有著共同的利益和在地方上的特權,他們做任何的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自身的利益,他們甚至能夠直接控制地方官府。
譬如說吳宗睿在登州、萊州、遼東和山東等地強力推行的市舶司,專門用來征收商貿賦稅,這一點在江北的四鎮三州,舉步維艱,南直隸的士大夫家族,與商賈緊密結合,幾乎成為利益共同體,很多士大夫家族之人,早就拋卻了斯文,直接做生意賺錢了,與之對應的是,這些家族在朝廷之中為官之人,打著朝廷不能夠與民爭利的旗號,幾乎完全免去了南方的商貿賦稅,將稅賦的負擔全部轉嫁給了種田的農戶,而他們自身,則從商貿交易之中賺取到了大量的錢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姚安县|
天镇县|
昌吉市|
西林县|
新兴县|
吉林省|
渭南市|
增城市|
石嘴山市|
龙泉市|
佛冈县|
新龙县|
南宫市|
松溪县|
砀山县|
周口市|
游戏|
西吉县|
玛纳斯县|
中卫市|
个旧市|
中西区|
永平县|
蓬溪县|
桃江县|
华容县|
西贡区|
江津市|
余江县|
额济纳旗|
灵武市|
彭泽县|
襄汾县|
晴隆县|
库伦旗|
河曲县|
贵州省|
沙洋县|
和林格尔县|
西贡区|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