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您平時工作的時候,見到的年輕人不多嗎?” “不算多。現在的年輕人啊,普遍缺乏耐心,他們對主的信仰是毫不虔誠的。他們說啊,如果主有用的話,全球氣溫就不會變暖了,種族歧視就不會存在了,世界上早就不會有貧窮饑餓了。他們說祈禱不能帶來改變,能真正帶來改變的只有人類自己不斷的努力。 如果全球氣溫上升,就想辦法把環保落實到生活中,減少工廠的碳排放量。支持電車,放棄汽油車。甚至連學都不用上了,只要參加個環保主義游行就好像能體現自己了解了這個命題的核心。唉!現在的年輕人啊!” “對此您有什么看法?” “也許我老了,不了解新時代的年輕人在想什么。但有一點從人類歷史上來看是不會錯的——無論是多優秀的一代人,如果過于高傲,都會被自身的驕傲和無知徹徹底底地摧毀。” “詳細說說這個,為什么會被摧毀?怎么摧毀?” “王爾德所存在的世紀末,是多么優美。高高在上無可一世的天才,卻因為自身的高傲惹來牢獄之災。無論他身處何處,仍然能寫出讓少女狂吻他墓碑的優美詞句,但他自身的隕落,也就是那一代天才文學時代終結的縮影。” “但如果王爾德不那么高傲,他也就不是王爾德了,不是嗎?他的情人也說過相似的話,如果你不是高高在上的王爾德,那一切就不再有趣。” “孩子,作為一個活了快百年的老人,我見過很多種人生。王爾德那樣的天才一旦出現就會閃耀一個時代,被追捧,被批評,被恭維到不可一世,直到墜下神壇再被曾經最親密的情人所唾棄。那樣的天才啊,就像午夜的曇花。他們知道自己只能盛開一夜,所以就把所有的生命力都放在這一夜里,想讓全世界都見證這瞬間的綻放。 但是啊,孩子。人只有活了足夠久之后,才知道這個世界上不止只有曇花是美的。玫瑰很美,太陽花很美,鈴蘭雛菊很美。像我這種上了年紀的人,有時看到冬天里還巍峨生長的松柏,都覺得是美的。” “可您說的這些,和高傲無知有什么關系呢?” “無知的人在乎都并不是曇花,而是曇花綻放的那一瞬間有多少人在觀看,曇花的芳香傳到了多遠,這朵曇花是否超越了之前曇花的綻放時長,下一朵曇花什么時候開……等等。 高傲的人不屑于自己是曇花這件事情,就算他們極度聰明,明白自己的綻放終將被人利用,但他們的高傲不允許他們認識到這個現實。他們自顧自地綻放,用燃盡自我生命的方式吸引著天下人的注意力。但這種自我燃燒的方式又能持續多久了?花敗了之后,曇花的命運是什么?” “這與z時代的年輕人有什么關系?” “他們的生命還沒有真正地開始,卻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綻放了。” “在您看起來這是極度高傲和無知的體現嗎?” “在我看來,這只會加劇信息傳遞和接收的混亂。這個時代本身已經很混亂了,即使作為教皇我都得承認,沒有一個宗教能夠在這個時代再次引領全人類走出混亂。 在還沒有互聯網的時候,人們來到教堂中虔誠的做禮拜,信息的交流是慢的,人們也是耐心的。而在當今這個年代,信息交流越來越快,根本沒有一個正確的主心骨去引導人們的正向思考。 孩子沉浸在網上的表情包和娛樂信息中,思考的時間越來越少。我認為這是個被寵壞的新一代,這樣一代人類只是下一個噩夢循環的開始。” “對于此事,我有不同的看法。” “閣下請說說您的看法吧,這也是我這次來地獄的主要目的,也是想聽聽你們這些官員是怎么說的。” “從人類歷史宏觀上來看,歷史雖然有規律可循,但是你是找不到完全一模一樣的歷史復制事件的。王爾德在他的世紀末是那樣的曇花,最后在開敗后孤獨離世。這個世紀末所出生的孩子們也許會為了做一朵曇花而碌碌,但因為互聯網的存在,這是一個誰都能出名的年代,做曇花的吸引力也許就沒有那么大了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