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確鑿。” “大人為何要給自己訂下一個具體的數字?大人若是神職官員,便應該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盡己所能渡化喪魂,由此積攢世代功德。” “我剛做這份官職的時候啊,還是個人類。人類的精力總是有限的,能力也有限,那么接待的客人數量也需要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雖說現在失去肉身只剩神識,但我的神識也還是人類的神識,認知方面也和生前大抵一樣。直說的話,就是以天下蒼生為己任這種事情,我辦不到。” “您怎么知道就做不到呢?” “人類能做的事情有限,能承擔的責任自然也是有限的。如果讓所有人類的責任都壓在我一人身上,那么他們自己該做些啥?我總不能搶了他們的麻煩事兒來處理吧,這不就成了多管閑事了么。” “但天下疾苦,菩薩都發誓渡化蒼生,大人你怎能坐視不管呢!” 不知道為什么,誠星的語氣中帶著些責備的意思。 “你是在替地藏菩薩招人嗎?” “大人此言為何意?” “菩薩發愿要渡化地獄眾生,我發愿好好接待161位客人,各司其職,本來挺好。您這又是埋怨我不理會天下蒼生,不積功德。又頻頻拿菩薩說事,好像我一定要做的和菩薩一樣才行。我與菩薩本就是不同的職位,負責不同的工作。您卻偏偏想讓我跳槽我的工作,跑去做菩薩的工作,您這邏輯,好生奇怪。” “如果全天下的人們都想如菩薩所想,思如菩薩所思,那么天下也就太平了!” “你覺得你和菩薩想的一樣嗎?” “貧僧不敢言一樣,但貧僧的發愿是與菩薩一樣的,都是普度眾生。” “按你所說的,你們的發愿一樣,做法好像有點不相同呢。” “此話怎講?” “地藏王菩薩不會突然叫我去做本不屬于我的工作,也不會為了功德去渡化蒼生。如果只是為了所謂的功德在做這些事情,不就是本末倒置了?” “大人難道覺得功德不重要?” “你覺得發愿和功德相比,哪個更重要?” “自然是發愿更重要。” “嗯。” “但功德也很重要。行善事,建善德,乃是天地之規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