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希望的種子-《守捉大唐》
第(1/3)頁
都說小別勝新婚,跟鈺兒云兒久別重逢,韓平安真不想離開下葉王莊。
可大戰在即,他這個“葉勒王”不能沉醉在溫柔鄉。
天色一破曉,就跟依依不舍的鈺兒云兒道別,跟路過下葉王莊去大都督府行入學禮的耀建州學第九、第十和第十一學童隊的近兩百學童一起回白沙城。
三個學童隊的先生都是蘇達幫著解救回來的老府兵,早把他這個大都督府長史當作了再生父母。今天竟有幸與長史同行,三位老人家激動不已。
為展示這一個多月的教導成果,走了一路讓學童們背誦一路書。走走歇歇書聲不斷,三個學童隊相互攀比著,生怕被比下去。
會道家拼音的人太少,短時間內無法普及,只能讓老府兵用老辦法教學,讓學童們死記硬背。
本以為學童們能聽懂大唐官話、能識幾個字就不錯了,畢竟時間太短,并且主要是早晚學習,白天要上“勞作課”。
沒想到學童們進步很快,不但能聽懂大唐官話,能把刪減過的《三字經》、《百家姓》背下來。第九學童隊這會兒在背誦的,竟是更長更深奧的《蒙求》。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丁寬易東。謝安高潔,王導公忠……”
這是大唐學童的啟蒙書,四言韻文,天文地理,歷史典故,上至遠古傳說,下至隋唐兩代,無所不包。
只是太長了,光歷史典故就六百多個。
韓平安覺得很不可思議,下意識問:“王先生,他們是怎么背下來的?”
上葉王村的村正兼第九學童隊的先生王長儀,連忙拱起手:“稟長史,其實真正能背下來的也就七八人,別的學童都是跟著背的。”
“那七八個學童又是怎么背下來的。”
“他們大多是十六七歲的少年,也大多是來自各部的奴婢。長史曾說過讀書改變命運,他們刻骨銘心,所以學的很用功。”
“原來如此。”
韓平安微微點點頭,沒有再問。
相比學業,韓平安更高興看到這些奴婢學童的變化,跟一個多月前完全不一樣。
剛被送來的那會兒,他們眼神呆滯,死氣沉沉,真像行尸走肉。
而現在他們的眼睛里有神兒了,甚至能看出他們對有機會背書給自己這個長史聽而激動,對能去大都督府行入學禮充滿著緊張好奇和期待。
王長儀以為剛才說錯話了,連忙道:“稟長史,這些學童都很懂事,他們知道長史對他們的好,也知道長史不想讓他們回去做奴婢。更知道他們的主人不把他們當人,而是當作牲畜,當作了財物,要是不回去,他們的主人就會造反。”
“是你告訴他們的吧。”
“稟長史,卑職還真沒說過這些。年紀小的不懂,十五六歲的個個都懂。”
王長儀生怕韓平安不相信,又小心翼翼地說:“我們第九學童隊又是混編的,學童中有四個來自軍城屯城,六個來自葉勒城,三個來自蘇達部,還有八個一入學就脫去了奴籍。他們會相互議論,許多事不需要卑職說。”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亭县|
淮安市|
洛阳市|
礼泉县|
繁昌县|
黄大仙区|
南华县|
白玉县|
理塘县|
东乡县|
花莲市|
镇赉县|
罗源县|
临城县|
元江|
台北市|
陆河县|
达拉特旗|
西藏|
沂水县|
康定县|
如东县|
高邮市|
灵宝市|
科技|
昭通市|
舒兰市|
遂宁市|
延川县|
安陆市|
浮山县|
永丰县|
休宁县|
犍为县|
桐梓县|
郯城县|
上饶市|
桐柏县|
姚安县|
林州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