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恥辱的失敗-《守捉大唐》
第(1/3)頁
屯城,距葉勒城五里。
相比葉勒城和軍城,這里顯得格外簡陋。
沒高大結(jié)實的城墻,只有一圈黃土夯成的土墻。城內(nèi)大多為低矮的土房,只有大將軍府用磚頭木料砌成。
要不是有一個兼作曬谷場的大校場和周圍那幾個角樓,與葉勒城外的那些胡人村莊并無二致。
大將軍之所以駐在這里,而不是駐在易守難攻的軍城或熱鬧的葉勒城,完全是為了以身作則。
因為鎮(zhèn)戍邊關(guān),屯田甚至比打仗都重要!
要是沒糧,四千多將士會餓死。
要是吃不飽,將士們哪有力氣去打仗。
何況,長嘴的不只是四千多將士,還有一千多家眷,近萬匹戰(zhàn)馬駱駝和一千多頭牛羊。
屯城周圍的土地都是邊軍耕作,種植粟、青稞、豌豆、苜蓿和葡萄、甜瓜等蔬果。
小麥的收成沒耐寒的粟、青稞好,種植并不多。
水稻以前有人種過,費工費力,收成也不如小麥,早已經(jīng)沒人再種。
在關(guān)內(nèi),最不缺的是人,最缺的是土地。
這里恰恰相反,最不缺的便是土地,最缺的是人。
所以,將士們?nèi)巳硕家N地。
按官職、軍功、年紀(jì)和身體強弱,每人種一至四“突”不等。兩頭牛抬杠一天所能耕的土地為一突,相當(dāng)于大唐制十畝。
每突田地每年應(yīng)上交多少糧食都有定數(shù),屯田參軍就是管這些的。年底若交納不上,會被軍法嚴(yán)懲。
駐守在各戍堡、烽堡的士卒同樣如此。
除了種這些應(yīng)種的田之外,還可申領(lǐng)勛田。
邊關(guān)個個都是勛官,上柱國一大堆,雙上柱國也有好幾個。只要想種,屯田參軍立馬帶你去量地。
可是沒有人,要地有何用,根本種不過來。
想租給人家,每年收租,一樣是不可能的。
這里地勢高寒,土地貧瘠,良田本就不多,只能申領(lǐng)新開墾的地。那種田地收成更少,如果再交租,人家恐怕連自個兒都養(yǎng)不活。
二來種地不但要有人,也要有種子、農(nóng)具、耕牛。
有這些的人家自個兒有地,連這些都沒有的人家,你不敢把地租給他,即便租給他也種不起來。
再就是雖可以買奴婢來干活,但奴婢并不便宜,很多人連個婆娘都買不起,哪會有錢去買奴婢。
正因為如此,在關(guān)內(nèi)想種地卻沒得種的人,到了這兒一個比一個害怕種地。
尤其農(nóng)忙時節(jié),從早忙到晚,比打仗都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樟树市|
都匀市|
博湖县|
玉溪市|
乌拉特后旗|
比如县|
夏邑县|
唐河县|
缙云县|
蒙阴县|
阿拉善左旗|
延长县|
崇礼县|
湘乡市|
祁连县|
南城县|
安阳市|
清远市|
资兴市|
朝阳市|
石台县|
会昌县|
商河县|
奉新县|
肥乡县|
定兴县|
黔西|
宝坻区|
萨嘎县|
安多县|
安远县|
安徽省|
攀枝花市|
金川县|
正定县|
南阳市|
盐源县|
奈曼旗|
雷州市|
乌拉特后旗|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