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個時候,顧錦年就算想要針對這些商人,又能如何?他們已經走了。” “而且臨走之前,借助大夏工部大興,還可以趁機撈一筆銀子,怎么算都是大夏虧損。” “對我等來說,只需要隔岸觀火即可,無論顧錦年做出怎樣的選擇,我們都能贏。” 長云天澹澹出聲,顯得無比自信道。 話說到這里,陸成言也算是恍然大悟了。 “行了。” “這件事情,就先這樣,如今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宰相之位,胡庸是何意?” 長云天看向李若渝,好奇問道。 “回師兄,我與陸兄二人多次提到師兄,胡大人的意思,也想要與師兄見一面。” 后者開口。 “好,那就勞煩兩位師弟,幫我安排一下,見一見胡大人了。” 長云天出聲。 這件事情,他勝券在握,原因無他,不管胡庸得到了多大的利益,他始終相信,沒有一個人能夠抵擋宰相之位的誘惑。 胡庸本身也配得上這個宰相,要說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與此同時。 不夜城內。 徐進與王鵬二人已經調查完畢,來到顧錦年面前。 “回侯爺。” “仔細調查后,并沒有太多線索,此次大夏天災,也不只有江南商會販賣貨物。” 王鵬出聲,顯得有些沉默,畢竟這也算是差事沒有辦好。 顧錦年沒有說話,而徐進繼續開口道。 “侯爺,屬下前往天羽軍,也沒有調查任何結果,所有將士似乎對這件事情,有所保密。” “屬下看得出來,應該是有人給予警告,但天羽軍畢竟是侯爺您的部隊,倒也聽到了一些消息。” “按照他們意思是說,這件事情主要還是得問秦王部下,至少天羽軍內部,沒有將士因為藥物感染而死。” 徐進出聲,道出這則消息。 不過這也算是沒什么很大線索,一切都是猜測罷了。 “侯爺,咱們接下來該怎么做?” 王鵬開口,詢問顧錦年。 “看樣子,于益所言,八九不離十了。” 顧錦年澹澹出聲,他靠在椅子上,眼神當中閃過許多想法。 “找不到線索很正常,若是找到了線索,反而才有鬼。” “清理線索,本身就留下了一條線索。” 顧錦年出聲,對于王鵬沒有找到任何線索,在他的預料之內,說實話大夏天災,這些商人做點偷雞摸狗的事情,這是必然的。 可現在一點線索都沒有,反而不正常,是有人出手抹平了。 倒不是說,顧錦年以小人之心去猜測,而是千人千面,江南郡商人不會做這種事情,其他商人難道也不會做這種事情嗎? 這世間有好的一面,自然有壞的一面。 水至清則無魚。 故而,顧錦年可以確定,這背后另有隱情。 可讓顧錦年有些沉默的是,天羽軍居然不敢說出真相,這必然是有人提前打過招呼。 而且出事的人,也都是秦王手下,實話實說,這點才是顧錦年比較擔憂的地方。 他擔心,秦王牽扯進來了,尤其是前些日子,秦王與陛下發生的矛盾,如今的秦王,基本上是沒有了爭奪儲君的機會,那么在這個時候,秦王會不會留一個后手? 顧錦年不敢保證。 “先不要繼續調查了。” “等本侯抉擇。” 想到這里,顧錦年起身,如若他與秦王關系不合,那這件事情反而好辦,可就是因為與秦王關系太好了,讓他有些不知該如何應對。 只不過,無論如何,自己要去找一趟秦王。 很快。 顧錦年起身離開,讓人備上玉輦,直奔京都。 大約半個時辰后。 秦王府內。 顧錦年無需任何通報,直接走進秦王府中。 待顧錦年進入秦王府后。 沒過多長時間,秦王的身影出現了。 “錦年。” “怎么有空來老哥府上?” 見到顧錦年,秦王依舊如往常一般,滿臉的笑容。 “秦王老哥。” “有件事情找你問問。” 顧錦年笑著開口,并沒有顯得心事重重的樣子。 此言一出。 秦王似乎猜到了什么,直接請顧錦年去后院。 “老弟直言即可。” 兩人走在長廊之中,秦王一如既往。 “大夏天災之時,老哥送來情報,其中提到有些商人,為非作歹,買賣劣質藥物,這些事情是真的嗎?” 顧錦年望著秦王,他也沒有啰嗦,直接詢問道。 “有。” 然而,秦王直接點了點頭,也沒有說謊,只是又繼續出聲道。 “不過這些商人,已經被本王殺了,一個不留。” 秦王笑著開口。 “當真一個不留?” 顧錦年稍稍沉默,但還是問出這句話,同時目光看向秦王。 “老弟是在懷疑兄長?” 秦王沒有回答,而是看向顧錦年,如此問道。 感受到秦王的目光,顧錦年搖了搖頭,而是看著王府內的錦繡繁榮,沉默了一段路,隨后出聲道。 “并非是懷疑。” “只是不希望發生不應該發生的事情。” “秦王老哥。” “有些事情,順其自然最好,如若強行去爭,并不是一件好事。”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顧錦年出聲,他沒有把話說的很難聽,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勸解秦王一些事情。 當然,勸人看開,這本身也不是一件好事,有些事情自己沒有經歷過,又有什么資格勸說別人看開。 只是涉及到這件事情,會很麻煩。 如若秦王當真與這些商販勾結的話,那么就會惹來一系列的麻煩,自己出手還是不出手? 若是出手,必然會牽扯到秦王,太子麾下有不少人都等著找秦王的麻煩。 那個時候,于法不容也,秦王與自己關系甚好,也是老爺子一手帶大的人,說沒有感情是不可能的事情。 若是走了錯路,顧錦年豈能眼睜睜看著秦王踏入萬丈深淵? 可聽著顧錦年開口。 秦王不由喃喃自語道。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這句話說的真好。” “可錦年,人生在世,本身就是一場爭渡,若不爭,你怎么知道有還是沒有?” 言情 “若當年太祖不爭,會有大夏嗎?” “若老爺子當初不爭,會有現在永盛之年嗎?” 秦王沒有反駁,而是用另外一種方式給予解答。 是啊。 人生在世,若不爭,很多東西就沒有,秦王這番話的意思,讓顧錦年感受得到,他心中的不甘。 “愚弟受教了。” 皇室之爭,本身就是一場極其殘酷的斗爭,誰都不想背上罵名,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苦衷,自己的想法,不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這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顧錦年只能這樣回答。 “錦年。” “老哥問你一件事情。” “如果!” “老哥是說如果,倘若我想爭,你會不會幫我。” “當然,這是如果。” 秦王突然開口,看著顧錦年提出這么一個問題。 此話一說,顧錦年嘆了口氣。 實際上這個問題,顧錦年以前就想過,現在大夏王朝鼎盛,太子與秦王之間的斗爭,遲早會來,而自己在這場斗爭當中,扮演著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 說句不好聽的話,自己的確可以左右儲君之位。 所以,這個問題,也困擾過顧錦年。 “于情而言,我們兄弟之間關系更甚。” “于法而言,有些人更加適合。” “顧家不會參與這場斗爭,無論誰爭贏了,只要不違背這三件事情,我都隨意。” 顧錦年出聲,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秦王有秦王的苦衷,太子有太子的想法,自己不想參與進去,勸阻兩句也就差不多了,人家非要爭,自己有什么辦法? 在思想上面,顧錦年其實已經算是特別開放了。 果然,聽到這話,秦王顯得十分感動。 因為顧錦年乃是儒道后世之圣,而站在儒道角度上來看待這件事情,無論自己有怎樣的豐功偉績,儒者都不能扶持自己上位,更何況顧錦年這種身份的人。 顧錦年沒有選擇幫自己,但也沒有選擇幫太子,甚至顧錦年這番話說的已經很直接了。 誰當皇帝他都無所謂,只要不違背三件事情即可。 這樣的話,很有重量,也讓秦王心中不由一暖,實話實說,他都已經做好了顧錦年勸阻自己,或者是拒絕自己的準備。 而今顧錦年讓他感到無比的喜悅,這種喜悅,發自內心。 “那三件事情?” 只不過,秦王還是忍不住詢問是那三件事情。 “其一,可以爭天命,不可傷人和,愚弟無法做到不傷和氣,但無論如何,愚弟也不希望發生自相殘殺之事。” “其二,不可使國家分裂,再如何,若是誰為了目的,而不擇手段,使得國家分裂,割讓國土,無論是誰,我都不會答應。” “其三,不得讓百姓受損,民不聊生,一切以百姓為主,皇室的斗爭,以皇室的方法來解決,若是傷到百姓,我也不會答應。” 顧錦年說出自己的想法。 秦王想爭奪太子之位,他能理解,畢竟秦王的確有資格去爭奪。 但因為爭奪皇帝之位,當賣國賊,這種事情顧錦年堅決不同意,至于什么殘害百姓,使得國家受損,他堅決不同意。 誰要這樣做,他必會出手。 聽到這三點,秦王忍不住長嘆一口氣。 “錦年。” “大夏因你而璀璨啊。” 秦王沒有想到,顧錦年這三點要求,還是為民,這種心胸讓他不得不敬佩。 顧錦年沒有給予回應。 而秦王繼續開口道。 “錦年。” “這件事情,你不要插手,兄長會解決,很多事情,不能完全只靠你一個人。” “皇家該做的事情,皇家自己會去做。” “你放心,我李遂雖然沒讀過什么書,但也不會去做下賤之事,我是大夏的秦王,即便外面再怎么辱我,我也不會將恨意撒在他們身上。” 秦王開口,這番話無比的霸氣。 顧錦年聽后,更是恭敬一拜。 “既如此,那愚弟明白了。” 秦王能說出這樣的話,顧錦年心中所有的疑慮全部打消。 而且秦王說的也對,有些事情不可能什么都讓自己來,皇室也不是吃干飯的,自己的舅舅,還有太子,秦王,朝堂百官,這么多人都是吃干飯的? 若什么都讓自己事事親為的話,的確有些不好。 索性自己先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其他的事情留給其他人做。 “什么愚弟不愚弟的,太過于客氣了。” “走,喝酒去。” 秦王哈哈一笑,拉著顧錦年去喝酒。 “老哥,我不喝啊,我還有事。” 聽到喝酒,顧錦年馬上出聲,他打算去一趟書院。 “別扯,過些日子你就要去稷下學宮,不知道什么時候才回來,咱們兄弟很久沒一起喝酒了。” “這回別想跑。” 秦王呲牙笑道,隨后強行拉著顧錦年留下喝酒。 足足喝到傍晚,這才放人離開。 只是,等到顧錦年走后沒多久。 長云天便來到了秦王府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