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零六章:知圣,方知圣路難!大夏征稅,江中郡納糧稅!【求保底月票】-《大夏文圣》


    第(2/3)頁

    除非沒有百姓。

    顧錦年一直在升華自己的思想,以往很多事情在這一刻逐漸的想明白了。

    很快。

    轉眼之間。

    便過去了三日。

    文鐘敲響的聲音,讓百姓們誤以為顧錦年要成圣了,所有百姓都走出來,時不時就討論文宮的事情,其實就是想看看異象。

    畢竟這異象比煙花表演好看太多了。

    甚至一些外地的讀書人,不遠千里跑來,就是想要看看異象。

    能親眼目睹顧錦年成圣,那樣的異象,只怕此生無憾。

    只可惜的是,沒有如愿。

    而與此同時。

    三件事情,很快吸引著大夏王朝,甚至整個東荒境的目光。

    第一件事情,大理寺,宗人府,刑部,懸燈司,共同審查秦王案,就在今日。

    這件事情是大夏百姓最關心的事情,尤其是京都內,所有人都在翹首以盼,等待著最終結果。

    第二件事情。

    則是稷下學宮再度宣稱拖延三個月,有小道消息傳,蘇文景帶人去堵門,還沒堵一天,稷下學宮妥協了。

    但妥協的原因,也并非是因為蘇文景堵門,更主要的還是,稷下學宮也想等顧錦年前來,學術之爭,稷下學宮自然想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說直接一點,顧錦年的面子,比蘇文景還要大,并非是向蘇文景妥協,而是惜才。

    第三件事情。

    東荒同盟會即將成立。

    由大金王朝,扶羅王朝,仙門,佛門四大勢力組建而成,匈奴國以及七十二諸侯國聯合加入,這七十二諸侯國,三分之二是東荒境的,西漠當中也有一些國家加入。

    如此恐怖的勢力,自然成為最大的熱門話題。

    而且,同盟會的形成,是針對兩大勢力。

    一個是東荒境的大夏王朝,沒有邀請大夏王朝,擺明就是排斥。

    第二個便是中洲王朝,畢竟中洲王朝如日中天,如若東荒各大勢力,還不組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麻煩。

    對于此事,大夏禮部在第一時間便給予回應。

    不承認同盟會,也不認可同盟會,朝廷會進行針對,有備戰準備。

    同時希望有意加入同盟會的諸侯國,自己好好掂量掂量,真惹急了大夏王朝,大家都別想好過。

    反正擺明了就是排斥大夏王朝,自然而然,大夏王朝也不顧及那么多。

    同盟會不能形成。

    至少絕對不能這么順順利利讓他們組建成功,一但大夏王朝什么都不做,往后同盟會就要開始齊心協力做事。

    隨便針對一下大夏王朝,都是讓人頭疼的麻煩。

    朝廷的意思很簡單,阻止的可能性不大,這四股大勢力并非是大夏王朝現在能阻絕的。

    可不能不管,一定要敲山震虎,至于用什么手段,禮部的確在想。

    沒辦法,大國就是如此,必須要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這才符合國情。

    而這三件事情,是對外的三件事情。

    對大夏王朝內部而言。

    最大的問題,還是災區重建和銀兩問題了。

    戶部與工部進行合算后。

    想要在兩年內,妥善處理三大災區麻煩,并且恢復正常水平,前前后后需要十二萬萬兩白銀。

    如果想要在一年內妥善處理三大災區的麻煩,就需要二十萬萬兩白銀了。

    算上國庫本來有的,再加上之前匈奴國的賠償,朝廷目前能拿出手就十萬萬兩白銀。

    可問題是,這兩件事情很難處理。

    其一,天外隕金要打造,這成本很大很大,想要打造出一套重騎兵戰甲,人力物力就是五萬兩銀子的成本。

    沒聽錯,就是五萬兩白銀的成本。

    上百個工匠都算是成本最低的東西,各種建設,還有一些抗高溫的特殊鐵礦,以及各種設備。

    但最主要的還是地火,想要熔煉這玩意,就必須要通過地火來融化。

    這還是因為有一些仙門愿意幫助大夏王朝,他們并非是東荒境的仙門修士,玲瓏仙宮,清微圣地,以及其他一些仙門。

    如果沒有他們的話,那就不是銀兩的問題了。

    并且還需要大量的靈晶,可以說要動老本了。

    這太夸張了。

    顧錦年要求是弄出一萬套戰甲,也就是說五萬萬兩白銀要砸進來,以及大量靈晶。

    按照戶部的意思,先不搞戰甲出來,但永盛大帝執意要錘煉戰甲。

    他雖然不知道顧錦年到底打什么主意,可顧錦年一定不會做錯,再者就是,永盛大帝畢竟是馬上的皇帝。

    對于戰爭,他很狂熱。

    他深深的知道,重騎兵意味著什么,這是無敵之師。

    如果給重騎兵安排這樣的重甲,他相信這股力量,可以將十萬鐵騎沖爛來。

    是十萬匈奴鐵騎。

    而那個時候,大夏鐵騎將聞名于世,成為天下第一鐵騎。

    重騎兵無非三點。

    重甲!戰馬!將士!

    裝備第一,戰馬第二,將士第三。

    完成裝備上的領先,將橫推一切,所以永盛大帝做夢都想搞出一支這樣的軍隊,再加上顧錦年開口了,就更加篤定他的想法。

    大夏內部其二的問題。

    就是遷徙。

    十二萬萬兩白銀,只能讓災區重建,耗時兩年。

    五大綠洲的遷徙工作也不能落下。

    這工程更加浩蕩,畢竟三大災區只是重建,在原有的基礎上重建。

    而遷徙綠洲,就很恐怖,大夏王朝要傾盡全力處理,要規劃城池地盤。

    好在的是,大夏百姓都知道綠洲是個好地方,不少人愿意前往,只不過這些人大多數都是窮苦之人,想去是想去,可沒有足夠的盤纏糧食提供他們去。

    戶部合算出來的結果就是,建城所需要的銀兩,差不多要三十萬萬兩白銀。

    而其中所需要的糧草更是數不勝數,他們算過,五大綠洲,至少一個綠洲遷徙兩千萬人口吧?

    這一萬萬人,想要建設好一個新城,然后種植糧食,前半年只能送糧,不然百姓吃什么?

    一人一天就算吃的不多,五兩米要不要?

    這就是要五千萬石糧食。

    然后運輸成本等等至少是六倍。

    也就是說三萬萬石糧食,才能解決遷徙問題,而且遷徙人口不多,兵部和戶部已經去查看過綠洲情況。

    每一個綠洲相當于半個江中郡,江中郡人口快接近四萬萬。

    想要讓綠洲繁榮昌盛,至少需要遷徙兩萬萬人左右,然后隨著時間遞增,子子孫孫也就差不多了。

    一石普通糧食是六兩,壓一壓價格,四兩半到極限了。

    這里面就要十四萬萬兩的糧食準備,這還不包括良馬吃的東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吧?

    總不可能光吃米?

    所以戶部最終合算結果。

    五十萬萬兩白銀,可以解決一切麻煩。

    大夏王朝有嗎?

    沒有。

    眼下天災結束了,還有江寧郡,江陵郡這兩個地方是免稅,隴西郡,東林郡,南越郡,也免稅。

    大夏王朝三分之一的稅收被免了。

    江中郡沒有免稅,但大家根本不抱期望,在他們看來,不免江中郡是怕動搖國本。

    但無論如何,今年肯定不會收稅啊。

    至少要等明年過后再說吧。

    大夏王朝一年稅收是兩萬萬兩白銀,扣除雜七雜八,兵部支出,官員支出,還有大大小小你根本看不到的銀子支出。

    每年結余也就是三四千萬兩白銀。

    這還不能發生大災大難。

    五十萬萬兩白銀,怎么拿出來?

    一切往好了算,至少五十年才能搞定。

    所以戶部給出了一個建議。

    停止綠洲遷徙計劃。

    延緩災區重建時常,也別想著兩年了,準備個五年差不多了,不但銀子省了,而且還可以分期慢慢給。

    這樣一來,還真可以打造戰甲,提升提升國力。

    只不過,這天地賜福,咱們就別想了,留給后世之君慢慢折騰吧。

    相當于是留個家底。

    可面對這個選擇,永盛大帝明顯不樂意。

    身為帝王,他自然知道,若是能解決三大災區問題,同時完成綠洲遷徙,將會對自己添加一筆濃墨,其功將會超越自己的父親。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這樣的榮耀,他不可能放棄。

    可戶部也不是不支持,兩個字,銀子。

    沒錢不可能辦好事。

    而且還是這么大這么恐怖的事情。

    何言真就沒差說上一句,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陛下您可以歇息了,大夏王朝已經開始走向鼎盛,您什么都不做,等個二十年,鼎盛時期便會來臨。

    到時候一切的功勞還是您的。

    可這話何言沒說。

    不能說啊。

    養心殿內。

    永盛大帝有些沉默,這么一筆天文數字,他真不知道去哪里弄來。

    “實在不行,要不集結大軍,把匈奴國滅了?”

    此時,永盛大帝開口,他想到了一個撈錢的辦法。

    滅匈奴國。

    匈奴國的銀子絕對不少,五十萬萬兩白銀肯定沒有,但十萬萬兩跑不掉,而且如果真的攻占下匈奴國,把所有東西全部變賣,再把匈奴將士抓來當奴隸。

    至少解決一大半的事情,甚至全部解決都不足為國。

    匈奴王庭銀子不多,但匈奴國可是有不少商人的,打起仗來,這些銀子全部得充公,還真不失為一個辦法。

    “陛下,您就別想了。”

    “先不說匈奴國能不能打下來,當真能打下來了,扶羅王朝和大金王朝可不是吃素的。”

    “再者,我們這邊缺銀子,陛下您又要打仗,您覺得合適嗎?”

    “而且,咱們拿什么理由開戰?同盟會算是一個理由,可這理由也不好啊。”

    何言無奈著開口。

    打仗賺銀子的確不是一件壞事,可問題現在的局勢,打不成的。

    理由沒理由。

    國家還處理百廢待興的狀態。

    何必呢?

    現在大夏王朝什么都不做,就越變越強,為什么要去打仗?

    說實在話,要不是永盛大帝心急,非想著在短暫時間內解決所有問題,完全可以無為而治。

    但這點吧,其實朝廷上下都能理解永盛大帝。

    災區解決不了,心煩意亂,什么工作都不好開展。

    五大綠洲不遷人過去,也看著心煩,這就好像有一座金山擺在面前,自己的工具不多,人手不足,開采進度慢的很。

    明明可以成為最富有的人,但因為種種原因,都僵持下來了。

    很煩。

    非常的煩人啊。

    也就在此時。

    一道聲音在外響起。

    “陛下。”

    “大理寺傳來消息,秦王已認罪,故而刑部判秦王十年俸祿,削王位,貶其為侯,就藩西南苦寒之地,為大夏王朝鎮守西南邊境,非有詔終生不可回京。”

    隨著外面的聲音響起。

    養心殿內。

    永盛大帝有些沉默。

    但過了一會,永盛大帝緩緩開口道。

    “準。”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

    殿內的何言不由低頭。

    如朝廷百官猜想的一般,當父親的不可能真會殺了兒子,秦王就藩才是永盛大帝的目的。

    貶為侯不算什么,他是秦王,即便被貶為侯,那又如何?

    誰真敢把他當做侯爵看?

    依舊是王爺,等到未來太子上位,若是秦王老老實實,依舊會恢復王位。

    這個結果,并不出人意料。

    “行了。”

    “無論如何,先解決隴西郡災區之事。”

    “其他的事情,到時候再說吧。”

    永盛大帝開口。

    他現在有些心煩意亂,被這筆天文數字搞的。

    “臣,領旨。”

    何言點了點頭,但并沒有離開,而是看向永盛大帝道。

    “陛下,再過幾天,就是征收國稅之時。”

    “臣認為,江中郡的糧稅,今年還是不征為好,當真征收,一來怕是引起百姓反感,二來臣認為,江中郡也拿不出多少糧食,倒不如緩上一年,如何?”

    何言開口,提到了江中郡的事情。

    這征收江中郡糧稅的事情,是戶部比較頭疼的事情。

    人家江中郡剛剛大旱遭災,雖然被顧錦年穩定下來了,但估計沒多少糧食可以征收,這要是派人過去征收糧食。

    那就真的有點不要臉了。

    回頭激起民怨,就麻煩了。

    朝廷內部也是這個意思,大家都支持戶部的想法,緩和一年吧。

    “不用。”

    “正常征收即可。”

    可別人不知道江中郡什么情況,永盛大帝心里清楚。

    按照錦年的意思,過幾天江中郡的糧稅上來,只怕要震驚朝野上下。

    永盛大帝算過,不出意外的話,保底五千萬石糧食,可能會高達八千萬石。

    他不奢求八千萬石。

    六千萬石就好。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盘水市| 五家渠市| 阿克苏市| 卓尼县| 濮阳市| 临湘市| 瑞安市| 连南| 同仁县| 连州市| 七台河市| 台江县| 胶南市| 镇坪县| 嫩江县| 独山县| 伊吾县| 揭东县| 叙永县| 葫芦岛市| 安乡县| 巩义市| 佛冈县| 嘉鱼县| 阳朔县| 峡江县| 桃江县| 营口市| 那坡县| 天水市| 塘沽区| 望谟县| 三穗县| 克拉玛依市| 九台市| 阿克陶县| 澳门| 松潘县| 东乌| 茂名市| 青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