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確實,我們知道老徐流銀一千四百萬兩,但對于常人而言,隨隨便便拿出一百萬兩白銀,會下意識覺得有幾千萬兩,甚至萬萬之兩也不足為過。” “恩,就好比前兩年,有個浙富,來相思樓,砸在一位花魁身上二百萬兩,我等都以為他家產至少有幾萬萬兩,甚至是五大商會之一的后人。” “卻沒想到,這二百萬兩白銀,就是他全部家底,產生誤解很正常。”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說出了自己的猜想。 不過這也是事實,到底有多少銀子,誰都不知道,唯一的評判方式,就是花銷。 一個人敢隨隨便便砸一百萬兩銀子,你說他有一萬萬兩別人都信,可若是一個人一毛不拔,你說他有一百兩銀子,誰都不會信。 得到滿意的答復后。 長云天繼續開口。 “那好。” “閣下捐了一百萬兩白銀,朝廷第一時間是驚訝,可能不會立刻找到閣下,而諸位想來也會捐贈不少銀兩,最起碼不會低于一百萬兩白銀。” “你湊一點,我湊一點,就破了萬萬之數。” “爾等是不是覺得朝廷看到這萬萬之數,會十分喜悅,從而饒過諸位?” 長云天話說到這里的時候,眾人也逐漸想到了什么。 “萬萬之數,朝廷也不放過我等?” “捐贈這么多,難不成非要將我等置于死地?” 有人不解,覺得捐了這么多銀子,還不夠嗎? “我明白了,捐銀越多,就是在暴露我們的家產,朝廷若是看到我們有這么多銀子,想來也不會放過我等。” 終究還是有人想到了這一層,一下子就明白長云天想要表達什么了。 此話一說,一時之間,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 因為這個說法很正確。 一萬萬兩白銀啊,隨隨便便拿出來,那在朝廷眼中這是什么? 這就是肥羊。 而且是一群肥羊。 “閣下所言不錯。” “若是諸位當真為了自救,捐贈萬萬兩白銀,只怕朝廷本來是想要暗中調查,收集證據,現在一看,直接將諸位殺了,甚至都不需要搜羅證據。” “隨便安些罪名,也要讓諸位傷筋動骨,這還是建立在找不到證據的情況下,若能搜羅任何一點證據,哪怕是一點證據,諸位不死,長某反倒覺得古怪。” “再者,朝廷是缺一萬萬兩白銀嗎?這次三大郡地所需要的救災銀,十萬萬兩恐怕都不夠,而且還加上遷徙,五大綠洲遷徙,又要花費多少銀子?” “說句難聽點的話,諸位所有家產全部充公,也只能解決一半,此時此刻的大夏朝廷,極其缺銀,一文錢都不會放過。” “諸位為何敢在這個時候,捐贈銀兩?而且還是數額驚天?” 長云天開口。 捐銀,就是在找死,而且是倒大霉。 知道人家缺,你直接大手一揮,這不就是自找苦吃嗎?先不說你到底有沒有做錯事。 就算當真沒有,人家查一查可不可以?查出來了,確實沒有,回頭稟告皇帝,給你一點名聲好處。 確實有,那你就可以等死了。 人家圖的可不是一點點銀子,而是你的全部。 話說到這里。 所有人徹徹底底沉默。 他們徹底明白了。 “敢問長先生,那我等該怎么辦啊?總不可能不捐吧?” “之前不捐,已經惹來朝廷注意,這要是再不捐,不也是引火上身?” “是啊,捐也不是,不捐也不是,該如何是好啊。” “請長先生為我等解惑。” 眾人這回是徹底麻了,實實在在不知道該怎么做,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讓人絕望。 “捐。” “想要自救,必須要捐。” “但捐的不是銀子。” “而是新的物資。” 長云天開口,望著眾人。 這話一說,眾人感到有些驚訝了,有點不太理解,但又有些理解。 “五大綠洲開荒,需要什么?農具,耕牛,這些東西,諸位有多少買多少,若是有鐵礦或鐵鋪,那就打造多少。” “隴西郡需要是工匠,花銀子請人去。” “東林郡需要的是糧食物資,買來送去。” “南越郡需要的是帳篷棉被一類,全部送去。” “但銀子不捐,只捐物資,而且都要好的,對朝廷宣稱,銀子的確沒了,但東西有,所有的商鋪,所有的工人,全部都動用起來。” “如此一來,朝廷不會生氣,而有了這些東西,朝廷就必須要派兵去護送,也要派人派工匠去處理,那么就無法騰出手來調查諸位所做的事情。” “而在這段時間內,前往各大災區,將所做的事情,該處理的處理掉,一些不穩定的人,該讓他們消失,也必須要讓他們消失。” “如此一來,神不知,鬼不覺。” “這件事情,就定下來了。” 長云天開口,這是他的計劃。 此言說完,在場眾人徹底不說話了,一個個驚愕的說不出話來。 這計劃聽起來還真的很可以啊。 不捐銀,但捐物,讓朝廷空不出手來針對自己。 這還真行啊。 “長先生,這樣做是不是有些不太好啊,畢竟朝廷要的是銀子,我們捐贈物資,一來是需要時間,二來這會不會惹來朝廷生氣啊?” 有人開口,望著長云天如此說道。 倒也不是別的意思,雖然這個計劃聽起來可以,可終究還是有些不妥啊。 “朝廷現在沒時間與諸位置氣,解決麻煩,才是朝廷要做的事情。” “而且,這物質捐贈,也是有說法的。” 長云天開口,又提到了一個關鍵點。 “有說法?是什么說法?” “長先生是什么意思?” 他們好奇,望著長云天。 “捐給誰,也是有講究的,這東西若是直接捐給朝廷,諸位的擔憂是必然,畢竟朝廷也不蠢。” “可若是捐給秦王殿下,諸位覺得如何呢?” 長云天微微一笑,提到了一個關鍵人物。 秦王殿下! 他們不傻,一瞬間就知道這是何意,捐贈給秦王,那么對于秦王而言,這就是巨大的政績。 同時也算是捆綁了秦王,畢竟承了這么大的恩情,秦王不可能見死不救。 這個方法還真是好啊。 完全解決了后顧之憂。 畢竟朝廷查不查他們,取決于一件事情,那就是有沒有人來查。 知道是秦王的人,誰還敢查。 “那為何不去找太子?” 有人好奇,詢問長云天,畢竟如此之大的功績,為什么不給大夏太子。 “諸位還是沒有想明白。” “太子現在,可謂是如日中天,隴西郡之事,太子處理妥當,深得陛下圣恩寵愛。” “再者,大夏王朝,有多少官員想要依附太子?諸位雖然家財萬貫,但那又如何?” “太子看得上嗎?” “而秦王不一樣,他想要爭奪太子之位,這是天下人都共睹的事情,遲遲不就藩,就意味著秦王有這樣的打算。” “對于太子而言,諸位是錦上添花,但若是冒著危險,太子不一定會答應,甚至還會直接出賣諸位。” “但對于秦王而言,諸位就是雪中送炭,有這么一股勢力支持他,相反的這件事情,秦王也會竭盡全力壓下來。” “更主要的是,秦王可是與顧錦年關系極好,整件事情,諸位最擔心的人,應該是顧錦年,他是什么脾氣,相信各位應該明白。” 長云天道出核心。 使得眾人恍然大悟。 尤其是最后一句話,秦王可是與顧錦年關系極好,換句話來說,真要鬧大了,秦王還是有底牌的,讓顧錦年出面,大不了就是罰錢,撐到死也就是充公。 顧錦年的面子,大夏皇帝不可能不給。 “此計妙也。” “當真是妙啊。” “明白了,明白了,這下子徹底明白了。” “全力支持秦王,將所有物資都交給秦王,這樣一來,我等立刻去收拾干凈,退一步而言,被發現了,有秦王,再退一步而言,朝廷當真嚴查,秦王找一趟顧錦年,這所有的事情,就可輕易解決了。” “高,實在是高啊。” “哈哈哈哈,長先生當真大才。” 眾人紛紛開口,一個個興高采烈。 “先生大才。” 吳章義開口,也感謝長云天為眾人解惑。 然而,就在此時,有一道聲音忽然響起了。 “長先生,還有一個事要問您,就是前些日子,朝廷來了幾個官員,推行新政,攤丁入畝,這件事情,該如何是好?” 突兀之間,隨著這道聲音響起,眾人紛紛點頭。 實話實說,他們一開始以為聚集在這里的目的,就是為了商議這件事情。 早在大夏天災之前,朝廷就派人過來推行新政,不過因為一些配合原因等等,一直拖延到現在,具體還沒有施行。 但朝廷的態度很堅定,以致于他們每日苦惱。 這攤丁入畝一但施行成功,對他們而言,可是巨大的沖擊。 “同意。” 長云天開口,直接回答。 “朝廷的新政,不可能不同意,尤其是這個節骨眼上。” “只不過,還是如方才一般,這份功績也是看著給的。” “諸位,今日前來,為大家解惑,長某也是有目的,朝廷推廣新政,這件事情我早就知道,一但新政推廣下來,必然給大夏王朝帶來巨大的好處。” “也算是一筆政績,只是如此政績,長某想要拿到,有人會推舉長某入官,所以這件事情,若是長某得到,一來也算是穩固自己的地位,二來也是方便與吳兄溝通,也免得以后再出什么事情,諸位后知后覺。” 長云天開口。 朝廷的新政,沒有不同意的道理,即便是沒有這些事情,新政推廣下來,當地若是敢不配合,也是死路一條。 但如此的潑天功勞,給誰也有講究。 長云天現在就是想要獲得這些政績,一但得到這些政績的話,他便可以在朝堂當中,站穩腳根。 聽到這話,眾人有些沉默。 長云天的想法他們認同,這天下可沒有白吃的午餐,長云天愿意獻計,肯定是有所圖謀,但是吧,朝廷的新政,實在是讓他們難受。 所以他們有些沉默,不太愿意。 看到眾人這個樣子,長云天面色不變,但內心卻充滿著厭惡。 商人就是這樣的,前一腳還要死要活,生怕刀子砍下來,現在解決了麻煩,就盯著一點銀兩之利不放手。 說句難聽點的話,這新政是他們能阻礙的嗎? 這幫人當真是貪得無厭。 是該殺。 而且要狠狠的殺。 只不過,現在當真需要這幫人,不然的話,管他們死活。 “新政之推廣,是朝廷的意思,你們當真是貪得無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