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時之間,在場所有百姓也紛紛攥緊拳頭。 是啊。 八個月后。 給大夏王朝一場奇跡。 給侯爺一場奇跡。 讓天下人看到,這萬萬江中兒郎。 沒有人會想到,顧錦年這場不辭而別,會給大夏王朝帶來怎樣的驚喜,誰也無法預(yù)料結(jié)果是什么,但一定能知道的是,萬眾之志,可以移山。 而此時,汜水縣內(nèi)。 一座平墳面前。 幾道身影出現(xiàn)在此。 是顧錦年,李基,還有方敬成三人的身影。 這是王巍的墳前。 顧錦年親自上了三炷香,他沒有說什么,因為無論說任何,都無法表達自己對王巍之愧疚。 這件事情,無論如何都是顧寧涯做的,自己的六叔,而且若不是因為自己,王巍也不會死,對于此事,顧錦年記在心中。 “王兄。” “若我成圣,會親自為你撰寫功德碑,讓后世之人都知曉此事,江中郡徹底定下,顧某會讓吏部為你塑功德身。” 顧錦年出聲,對于王巍他無法回報,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也算是沒有讓王巍白白犧牲。 “王兄,江中郡百姓再也不會擔(dān)心吃不飽飯了。” “你的心愿已了,往后每年我會來這里看你,免得你寂寞,你全家老小,侯爺已經(jīng)讓人妥善照料,你的后人,以后便是我方某的后人,待他懂事一些,我會接來好好教導(dǎo)。” 方敬成也開口,說完此話,他端起一碗酒,灑在地上。 而一旁的李基,卻靜靜地看著這一切,沉默不語。 待半個時辰后,顧錦年帶著二人離開此地。 他要去東林郡了。 秦王這幾天連發(fā)九封軍報,凸顯東林郡之急。 如若不是江中郡后事還沒有徹底安排妥善,顧錦年也已經(jīng)去了。 玉輦當中,這次顧錦年沒有帶太多人,就帶了兩百近衛(wèi)軍。 人少速度要快一些,兩百輕騎兵一路疾馳,趕往東林郡。 江中郡距離東林郡,大約三千四百里路,若是不分晝夜,以這個速度,翌日便可抵達。 而玉輦內(nèi)。 方敬成也在認真觀看一些軍機情報,這是顧錦年交給他看的。 也好幫自己分析分析局勢,不然依靠一個人的智慧,難免會有很多疏漏。 王巍的教訓(xùn),顧錦年吃一吃就好,他絕對不想吃第二次。 一直到深夜。 待看完這段時間所有的軍機情報后,方敬成長長吐了口氣。 “侯爺。” “大夏之災(zāi),遠比想象中要麻煩太多了。” 方敬成開口,神色顯得十分凝重。 “江中郡已經(jīng)被錦年叔給定下來了,還有什么災(zāi)?” “隴西郡我父親也算是穩(wěn)定下來,正在處理災(zāi)后之事,有序而行,這東林郡山火雖然至今沒有撲滅,可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東林郡大火蔓延。” “無非是損失一些山林樹木,影響不到朝廷,至于南越郡,至少部分百姓成功疏散,怎么你給我的感覺,好像麻煩更大似的?” 李基出聲,倒不是別的意思,顧錦年辛辛苦苦把江中郡穩(wěn)定下來了,按理說大夏天災(zāi)已經(jīng)平定一半了。 可這方敬成,卻還在這里唱反調(diào),這如何讓人接受? “太孫殿下,并非是我有意唱反調(diào),只是這種種事情,并不是表面看起來這么簡單。” 方敬成溫和道。 “先生有話直說吧。” 顧錦年看向方敬成,讓其解答。 “侯爺。” “這隴西郡,東林郡,南越郡,再加上一個江中郡,四處受災(zāi),看似毫無關(guān)聯(lián),可現(xiàn)在看來,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 “先說隴西郡吧,隴西郡地動,房屋倒塌并不是大事,真正麻煩是主路被封,隴西郡有一條官道,是直聯(lián)東林郡還有南越郡,包括江中郡。” “隴西郡一但出了問題,后勤難以保障,即便全國募捐,運輸糧食物資,第一批也得給予隴西郡百姓,分到其他地方百姓手中少之又少。” “最影響的便是江中郡,好在的是,陛下動用龍舟寶船,也算是解決了燃眉之急。” “可方某認為,隴西郡之所以地動,應(yīng)當是有人想逼迫大夏王朝動用靈晶,這東西用了就真沒了。” “當然,這只是卑職的猜測,畢竟到底是天災(zāi)還是人禍,卑職不敢妄加猜測。” 方敬成出聲,說清楚隴西郡的影響。 “先生繼續(xù)。” 顧錦年點了點頭,這一點他之前也想到過,如今方敬成提出來,也符合自己的想法。 “東林郡大火,看似影響的是東林郡百姓,可實際上影響是南越郡以及江中郡。” “大火燃燒,樹木化灰,這些灰塵漂在天穹之上,若有東南強風(fēng),不出意外的話,會全部吹到南越郡以及江中郡。” “東林郡的樹木,動輒百年千年之樹木,這種樹木化作的灰,聚集熱度,若是全部散落在南越郡,太孫,侯爺,應(yīng)當知道會有什么后果吧?” 方敬成說到這里也就沒有往下說了。 而兩人幾乎是一瞬間就明白什么意思。 這灰塵如若有聚熱,落在南越郡,可就是彌天大禍啊,南越郡突然冰封千里。 看似是最小的影響,可實際上卻是最大的影響,一但冰川融化,洪水泛濫,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火災(zāi),至少燒著燒著就沒了。 而水災(zāi)恐怖無比,毀壞莊稼,水淹百姓,麻煩的很。 “那若是撲滅這場大火呢?” 李基皺眉,如此詢問道。 “撲滅大火,那自然要好不少,只是如若這天災(zāi)當真是人為而之,南越郡可是有上百座火山。” “火山若是噴發(fā),依舊會造成洪災(zāi)。” “只不過這個可能性并不是很大,畢竟能讓這火山噴涌,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但倘若南越郡當真引發(fā)洪災(zāi),受影響的一定是江中郡。” 方敬成認真道。 這回李基當真聽不明白了。 “南越郡若是發(fā)生洪災(zāi),這水好像也不是流向江中郡吧?” “方先生,你這不能強行扯問題啊?” 李基稍稍還是有點腦子,直接指出問題。 只是這回不等方敬成回答,顧錦年的聲音響起了。 “李基。” “南越郡若有洪災(zāi),影響兩江之水,到時候一路泄洪,即便到最后穩(wěn)定下災(zāi)情,這兩江之水受到影響,來年必然水流稀缺。” “江中郡以南的稻田,七成都是依靠這兩江之水,你難道還想不明白嗎?” 顧錦年出聲,淡淡開口道。 “這.......” 李基沉默了。 四大郡地,突然發(fā)生災(zāi)情,所有人下意識都覺得這災(zāi)情互不相干,如今一看,可謂是連環(huán)控啊。 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讓江中郡無法孕育出糧食,又是地動,又是火災(zāi),又是洪災(zāi)。 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錯了一環(huán)都不行。 “不過好在的是,侯爺已經(jīng)穩(wěn)定江中郡之難,隴西郡有太子在,的確穩(wěn)定許多,眼下就是這東林郡與南越郡。” “處理妥當,算是功德圓滿,若是處理不妥當,卻無法動搖大夏根本了,這是萬幸的。” 方敬成出聲,他點明了四大郡地的問題,一切的一切,都是圍繞江中郡。 不過萬幸,顧錦年以誰都不知道的手段,穩(wěn)定了江中郡災(zāi)情,對方的如意算盤也徹底落空。 撐死不過就是讓大夏遭到點打擊。 然而,面對方敬成這般萬幸,顧錦年卻搖了搖頭。 “方先生,你方才之言,本侯完全認可,只是有些東西你忽略了。” “隴西郡地動,不管是否影響到江中郡,隴西郡房屋倒塌,百姓沒有住所,想要重建,需舉國之力,至少三年才能幫助隴西郡百姓重建家園。” “東林郡火災(zāi),更加可怕,一來東林郡百姓本身便是靠山吃山,樹木盡毀,即便百姓活下來了,只怕往后生存無比艱難,依舊需要大夏王朝扶持。” “而且秦王來信,佛門的身影又出現(xiàn)了,佛門出現(xiàn),就意味著東林郡有怨魂所在,這個問題若不解決,凡火燒之地,都將成為孤魂野鬼聚集之地,陰氣極重,徹底淪為廢墟之地。” “南越郡洪災(zāi)發(fā)生,兩江百姓苦不堪言,但最可怕的還是后續(xù)影響,良田被毀,百姓即便重新耕種,來年水源缺少,又如何解決?” “換句話來說,這四處地方挑的極好,一定是深思熟慮過的,既可連成一條線,針對江中郡,又逐個擊破,每一處地方,都可拖延大夏王朝數(shù)年發(fā)展。” 說到這里,顧錦年神色愈發(fā)嚴肅。 “這場天災(zāi),如若不出意外,應(yīng)當是針對大夏國運,任何一地出了問題,都會拖延大夏步伐,這國運之爭已經(jīng)開始。” “我大夏不說一定能獲取國運龍珠,但至少有機會去爭。” “可現(xiàn)在,就是有人想要拖住我大夏后腿。” 顧錦年洞悉明白,道出自己的理解。 “侯爺所言不錯。” 方敬成點了點頭,但也只是點了點頭,因為他沒有任何辦法去解決。 想要解決這幾個問題,已經(jīng)不是靠智慧就能解決的。 “錦年叔,那怎么辦啊?” 這回李基是真的有點慌了,好說歹說自己未來可是大夏的皇帝,這要是搞不定的話,自然影響自己。 “既來之,則安之。” “東林郡最大的麻煩,眼下還是火災(zāi),我與仙門關(guān)系還算可以,親自去借求雨符,或許有一定轉(zhuǎn)機。” “再者,佛門既然可以出手,就證明佛門有辦法解決,如今佛門一斗氣運在我身上,佛門有辦法解決,我為何沒有?” “真正讓我頭疼的,是南越郡。” 對于東林郡,顧錦年還真不是沒有一點辦法。 東林郡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求雨符,仙門之所以不幫忙,顧錦年也明白,不就是想要隔岸觀火,看準時機出手? 若是大夏王朝挺過一重重難關(guān),仙門必然會出手,他們也不想與大夏王朝結(jié)仇。 可若是大夏王朝當真不行了,仙門也會毫不猶豫支持另外一批人,他們躲在仙門之中,難不成還真是與世隔絕? 一切都是利益為主。 “的確,侯爺既然這么說的話,東林郡的確不成太大問題。” “這南越郡確實是最大的隱患。” “若是能解決南越郡,此次天災(zāi),將徹底結(jié)束,侯爺功德無量。” “大夏王朝也必然會因此,而獲得天地氣運加持。” 方敬成認真的點了點頭。 “先不說了,算下時辰,差不多還有幾個時辰左右,就能抵達東林郡。” “等到了東林郡再說吧。” “基兒,回頭見到你二叔,嘴巴要甜點,你二叔最近心煩意亂,保不準找你撒氣。” 顧錦年提醒李基一聲,說完也就閉目休神了。 而聽到二叔這個稱呼,李基還是有些畏懼。 如此三個半時辰過去。 顧錦年的玉輦,也的確抵達東林郡。 實際上還沒有抵達東林郡的時候,幾人便差不多有了感覺,一來是溫度明顯有所提高,二來是天色暗紅。 越往東林郡走,這天色就愈發(fā)血紅。 直至入了東林郡,城內(nèi)百姓也沒剩多少,全部被遷移到五百里外,留下來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工匠能人,需要他們協(xié)助,共同滅火。 而入了東林郡首府,天穹血紅,低沉可怕,抬頭望去,許多灰燼如同蝙蝠一般,在天穹劃過,朝著四面八方飛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