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寧涯愛卿,朕方才說那些話,其實就是為了給你提個醒,好好敲打敲打你,本來朕還打算給你封個侯,看你這個樣子,當真讓朕失望透頂啊。” 好話既然沒用,那永盛大帝只能用這種手段了。 “啥?” “封侯?” 聽到封侯兩個字,顧寧涯瞬間來了精神,望著永盛大帝,神色無比驚愕。 “嗯。” “此次大夏天災,乃是前所未有的災難,寧涯愛卿也出了不少力,朕還打算等災情平定了,給你封個候,方才說的那些話,其實都是敲打你。” “讓你漲漲記性,也好讓你收斂一二,免得你整天胡作為非,現在是指揮使,胡鬧一下也就算了,等當真成了侯爺,再這樣胡鬧,豈不是成了笑話?” 永盛大帝這帝王之術用的是極好。 簡簡單單一句話,直接讓顧寧涯徹底激動了。 “陛下,你這話當真?” 顧寧涯興奮無比,之前還死氣沉沉,現在整個人精神抖擻,哪里有一點有氣無力的樣子。 “君無戲言。” “快點把江中郡的事情,告訴朕,再這樣羅里吧嗦,別說封侯,回頭貶你去邊境。” 永盛大帝罵了一句。 他是真的急啊。 “好好好。” “陛下,大喜事,大喜事啊。” “江中郡沒有任何危機,反而是一樁大喜事啊,這江中郡下面藏著一個寶物,可以讓大夏龍穗吸收能量,生長出來的龍米,比錦年現在手頭上的龍米只好不差。” “錦年算過,江中郡的耕田,拋開上等耕田以外,其余所有田地,包括荒廢的田,一起用上的話,一次收割就能產出十六萬萬石糧食。” “而且都是龍米,百姓平均一天消耗二兩就能吃飽,還能強壯筋骨,穩固根基。” 此時此刻,顧寧涯無比的喜悅,他眉飛色舞,將從顧錦年那里聽到的消息,告知永盛大帝。 嘶! 嘶! 嘶! 待聽清楚到底發生什么事情后,永盛大帝這回徹底坐不住了,他松開了手,整個人站在原地,麻木不已。 震驚。 震驚。 這一刻,永盛大帝渾身發麻,他目光當中是驚駭,他的神色,僵硬無比,如遭雷擊啊。 本以為,江中郡要出大事,沒想到居然是這種事情。 不對,這也算是大事啊。 “我入你娘啊。” “錦年,你個小王八蛋,你嚇死朕了。” 回過神來后,永盛大帝是真的要哭出來了,這顧錦年也太他娘的嚇人了。 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解釋,外面全是謠言,回頭還派顧寧涯送一封信來,一句話不解釋,就是出大事了。 我出你娘的大事,明明是驚天好消息,非要搞我心態是吧? 永盛大帝揉了揉眼睛,真的眼淚都要出來了。 然而顧寧涯卻皺眉道。 “陛下,您這話有點不太好聽了吧,錦年他娘是你妹妹,您這話要是被御史大儒知道了,不罵您個三天三夜,這幫大儒絕對沒完啊。” 顧寧涯很認真道。 “滾,少在這里扯些有的沒的。” “朕問你,明明是一件大喜事,錦年為什么什么都不跟朕說?” “還有你,一臉凝重的跑來找朕,非要在朝堂之上找朕做什么?” 永盛大帝有些憤怒道。 “陛下,錦年說,他是故意這樣的,他就是要讓所有人誤以為,江中郡要出大事了,這種田的事情,還是需要時間,如果咱們表現的特別開心,豈不是自找麻煩?” 顧寧涯出聲,他給予解釋道。 這話一說,永盛大帝點了點頭。 理還真是這個理。 確實,現在本來就是多事之秋,如果傳來好消息的話,各大勢力只怕都要出手了。 的確,錦年做事還真周到。 “那五十萬大軍又是怎么回事?” 永盛大帝繼續問道。 “哦,陛下,錦年的意思是說,江中郡未來將會成為大夏王朝的糧倉,這地方重中之重,派五十萬大軍,也是為了穩固江中郡。” 顧寧涯給予解釋道。 這話一說,永盛大帝是徹底明白了。 江中郡藏著寶物,使得大夏龍穗能夠完美生長,那的確要重兵把守,要是不把守的話,以后就麻煩了。 而且現在派兵去,時機最成熟。 說句難聽點的話,以后要是派兵去的話,很容易引起注意,這個節骨眼派人去還真是最合適不過了。 不止是合適這么簡單啊,還能讓各大勢力產生誤判。 當真是聰明啊。 好在朕夠聰明,不然的話,差點也上當了。 永盛大帝心中暗想道。 “也就是說,江中郡的事情,錦年已經定下來了?” 永盛大帝詢問后者。 “對。” “錦年說,這大夏龍穗不出意外的話,一個月后部分良田會生長出稻谷。” “他會借此機會,提高江中郡百姓,而后讓老爺子鎮守江中郡,基本上什么都不用管,只需要負責耕種就好。” “一個月后,江中郡化險為夷,三個月后,江中郡就可以收割第一波糧食,陛下,按錦年的意思是說,江中郡不需要免稅,該怎么上交就怎么上交。” “他打算用新政上交糧稅,具體新政是什么,錦年說到時候會給陛下一個交代。” 顧寧涯給予回答,這番話里面有兩個重要的信息。 一,一個月后,江中郡徹底化險為夷。 二,新政推廣,收取糧稅。 這個新政是什么,永盛大帝內心還是有點數。 這敢情好啊,順勢把新政在這里試刀,本身糧稅大地,順帶著把新政搞定,大夏王朝想不發達都不可能。 即便沒有新政,算起來看看,一年量產十六萬萬石糧食,當地十抽二,朝廷十抽一,一年三次。 一年就是四萬萬又八千萬石糧食,即便是大夏龍米的價格穩定到六兩銀子一石。 這也是接近三十萬萬兩白銀的收入啊,當然兵部所需要的糧食會很多,外加上各地援助,還有大夏官員俸祿,以及等等一些東西, 可即便如此,到朝廷手頭上,七八萬萬兩白銀一年的收入肯定跑不掉。 這還僅僅只是江中郡,其他地方湊個三萬萬兩白銀絕對沒太大問題。 一年收入這么多,可以用來做什么? 永盛大帝都不敢去想。 “錦年還說了什么沒?” 永盛大帝咽了口唾沫,繼續詢問道。 “其他的?” 顧寧涯皺眉想了想,而后一拍腦袋道。 “陛下,錦年還交代了幾句話。” “讓陛下勞累一番,計劃一下大夏未來,各地存糧問題,全部記錄下來,殺一批人,差不多也要開始擴建官倉,回頭各地官倉只怕都要占滿,不擴建不行。” “還有兵部擴軍的事情,陛下也要考慮了,再加上還有什么戰馬培育,什么兵器鍛造,反正一大堆事情,具體臣當真就不清楚了。” “大致意思就是說,咱大夏有錢了,可以使勁造,別省著,摳摳搜搜的,豈能彰顯大國風范?” 顧寧涯認真說道。 這話一說,永盛大帝徹底笑了。 “哈哈哈哈,知我者錦年也啊,錦年當真是朕的好外甥啊。” 永盛大帝笑出聲來了。 如果一年真的能生產這么多糧食,再推廣新政,那收入簡直是爆炸,的確可以擴建兵部了。 想想他頭皮就發麻啊。 大夏王朝朝會,每天吵來吵去,為的是什么?不就是銀子嗎?不就是糧食問題嗎? 如今大夏王朝五大軍營,四百萬將士,等江中郡穩定一年后,直接擴軍四百萬,增加到十大軍營,然后搭配兵種,搞他娘的百萬鐵騎出來。 一百萬鐵騎,七百萬步兵。 想想看,這得多夸張啊。 而且隨著糧食增加,大夏人口也會增加,經濟貿易繁榮起來,到時候就沒有什么窮苦之地了。 直接修路,修橋建路,大肆建造龍舟寶船,百姓吃飽喝足,人人習武,愿意修仙的去修仙,愿意讀書的讀書,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 什么?你想念佛?不行。 為什么不行?因為我外甥不喜歡佛門弟子。 啥?寧王老哥,你想造反? 行,直接派兩百萬將士過去,不跟你打架,就過去扎營吃飯,把你地盤圍著,啥事不做,吃喝拉撒,沒事軍隊演習一下。 你想開打?那沒問題啊,五十萬鐵騎沖鋒,別跟朕扯什么技巧不技巧,一力降十會,五十萬鐵騎沖鋒,兩百萬將士搖旗吶喊,不把你的屎打出來,算你寧王拉的干凈。 匈奴國? 都那個時候了,還有匈奴國? 滅干凈你們這幫雜碎玩意。 還是錦年目光長遠啊。 永盛大帝已經開始腦補自己帶兵馬踏匈奴的畫面了。 啥?為什么不是鎮國公帶兵? 他老了啊。 得頤養天年對不對?身為大夏皇帝,大夏的帝王,應當要讓功臣開開心心,舒舒服服過點好日子對不對? 這種苦事,還是讓自己這個當皇帝的來吧,顧老爺子好好休息,在家等朕的喜報就好。 美滋滋啊美滋滋。 永盛大帝臉都紅了,笑的特別開心,在顧寧涯眼中,卻顯得格外的那個啥。 “哦,對了,陛下,錦年還提了一件事情。” 此時,顧寧涯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什么事,快給朕說說。” 永盛大帝滿臉笑容。 “錦年說,這件事情,他出力八成,我出力兩成,錦年不想要這些功勞,免得更多人針對他,不如讓我來領功,陛下,您是知道我的,我顧老六從來不喜歡蹭功勞。” “我只拿屬于我的功勞,兩成就行,您看著辦。” 顧寧涯笑嘻嘻道。 陛下這么開心,自己順嘴再提一句,加固一下永盛大帝對自己封侯的事情。 然而下一刻,永盛大帝臉色一變。 隨后一腳踢了過來。 “滾。” “整天就知道蹭功勞,滾蛋。” 永盛大帝懶得理會顧寧涯,這家伙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可以滾了。 至于傷心不傷心又如何? 真難受自己一個人滾去哭吧。 “陛下,你玩這招?” 顧寧涯傻了,雖然這話是自己編的,可剛利用完自己,就一腳踹開? 實在是有點過分吧? “好好處理江中郡的事情。” “事情定下來了,給你封個候。” 當然,永盛大帝倒也不是真的無情,如今的確是一個驚天大喜事,他也履行承諾,給顧寧涯封個侯。 封侯,意義很大。 并不是隨便都能封,理論上應當是給顧錦年封侯,可剛才顧寧涯說的沒錯,錦年風頭太大了,是應當要保護,不能因為喜歡,而無限給予好處。 一來朝堂上的人會有所針對。 二來也是讓更多人視顧錦年為大敵。 顧寧涯就不錯,給他封個侯,讓顧寧涯為顧錦年吸引點火力,這很不錯。 大夏的侯爺固然珍貴,可封不封,還不是自己一句話的事情? 聽到這話,顧寧涯笑了,笑的特別開心。 而太廟內。 永盛大帝也笑了。 過了一小會,永盛大帝直接來到太祖畫像下,插著腰,一掃頹廢。 “老頭子。” “看到沒有?你看到沒有?” “我說了吧,我才是真正的天命,你這江山交給我,有沒有錯?你告訴我有沒有錯?” “這皇位就應該讓我坐,你傳給建德,你傳給建德,那個小子有我這么氣魄嗎?” “這要是建德,容得下錦年這種人才嗎?” “老頭子,別的不說,等我把東荒統一了,下去以后,你要是敢罵我一句,你就別怪當兒子的不孝順了。” “瞧瞧,瞧瞧誰才是真正的皇帝。” “嘖嘖,你完成不了的事情,你兒子我來完成,這大夏江山,遲早有一天會在我手上騰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