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鈑金車間技術主任郝江連忙看了看他的筆記本,發現有幾個地方有遺漏,連忙看了看黑板上林峰所寫的東西,可惜前面的一些東西已經擦掉了。 看到這一幕,林峰大聲的道,“郝主任,我這里有一份,你拿起做參考吧。” 郝江心中一輕,立馬幾步走過來接過這份林峰手寫板的技術方案,隨便翻看了一下,見圖文并茂,非常的詳細,頓時就放心了。 “鐘總,你有什么要和大家講的嗎?”在宣布散會之前,王天放詢問鐘子民,畢竟人家是總軍代表。 鐘子民起身道,“我沒有什么要說的,等你們的好消息。” 王天放宣布散會,然后大家一群人前往鈑金車間,開始第三次試驗。 因為前面已經做過兩次焊接試驗,什么東西都是現成的,連工人都是原來那兩位。 臨時工藝規程也不用編制,特事特辦,就用林峰手寫板的這份,只是相關的幾個人在上面簽了字,王天放親自簽了批準。 第三臺機匣被運過來了,沒有多久,操作也開始了,完全按照林峰這份技術方案,第一步也是開切口。 只是這個切口的尺寸形狀和前面兩次有一點不同,不再是長方形的,而是三角形,位置也有一點微微不同,更加偏向燃燒室的前端一些。 切口切好了。 馬上進行切口尺寸的測量,郝江更是詢問道,“林工,你覺得這個切口怎么樣呢?” 林峰一笑,你這么大一個主任居然詢問我這小小的新人技術員。 心中雖然覺得有一點好笑,但林峰的臉上沒有什么表露,而是十分客氣的道,“我說了不算,切口有詳細的尺寸和位置要求,檢查員測量一番就知道了。” 結果很快出來了,切口合格,接著進行第二步,然后是第三步,第四步...... 一切嚴格按照林峰手寫的這份技術方案,沒有絲毫的偏差,每一個工步,每一個工藝參數都基本符合。 一個多小時之后,一切都弄好了。 模擬漏油的部位已經焊接好了,切口也重新焊上,冷卻之后,這臺燃燒室機匣被搬上了檢驗轉臺。 答案就要揭曉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