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頭一個發(fā)難的,便是蘭溫,“皇上,老臣聽聞,陶融在夜梧郡以權謀私,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叫苦不迭。此等不正之風,當徹底根除。老臣懇求皇上,將陶融依律法辦。” 上次,陶融捉拿吳良歸案,他本想借此機會,彈劾陶融辦事不力,久久難以結案。 誰知,陶融竟耍花招,聲稱吳良在濟安郡被擒,將事情全部移交給孫渡處理。 今日,辭陌衍留在東宮,沒人再給陶融說話,他定要將陶融拉下馬。 陶融轉了轉手中的酒杯,“搜刮民財?蘭大人可有罪證?若無罪證,便是信口攀誣朝廷命官,也是要下獄法辦的。” “你從夜梧郡帶來京城的幾車東西,就是罪證!鐵證如山,休想抵賴!” “那些特產,都是夜梧郡百姓,獻給皇上的特產。陶某還未來得及進獻皇上。怎的,到了蘭大人口中,便成了陶某搜刮民財?shù)蔫F證了?” 蘭溫聞言一噎,片刻后,又繼續(xù)拱火,“夜梧百姓不乏諂上媚下者,百姓們贈禮,你照單全收,這是有目共睹之事。大辭官員當為官清廉,杜絕貪墨腐敗之風。你如此作風,便是朝廷官員的恥辱。” 云時和看不下去了,“蘭大人,那些是元嘉公主收的。沒有一樣東西,從陶大人手中經過。夜梧郡是公主的封地,收點東西,似乎也不為過。” 徐御史冷冷地哼了一聲,“蒼蠅不叮無縫蛋,若陶大人品行端方,又怎會被人攻訐。最近,榷場屢生事端,西陶豎子竟將邊疆布防圖盜取,實在是不將大辭放在眼里。陶大人與西陶蕭裕書信往來頻繁,此事怕是與陶大人脫不了干系。” 蘭溫滿臉輕蔑,“陶融是西陶質子,在大辭受盡凌辱。安知,他不是斂起鋒芒,潛伏大辭,暗中傳送大辭軍政要務,意圖傾覆大辭江山社稷。” 辭帝望向陶融時,眼底也添了幾分寒芒,“陶愛卿,對此,你作何解釋?” “請皇上給臣半月時間。屆時,臣必給皇上一個交代!否則,臣自當以死明志。” “半月時間,說得倒是輕松。給你半月,大辭的軍政大事,都被你送去了西陶。” 陶融平靜地望向蘭溫,微微冷笑,“蘭大人所言,實在令人啼笑皆非。陶某不過區(qū)區(qū)六品文官,朝中軍政要務,一概不知。至于邊疆布防圖,更是鞭長莫及。” “若陶某當真如此手眼通天,蘭大人如此得罪陶某,當真不怕陶某做點什么?” 陶融這番話,徹底堵住了蘭溫的嘴。 此時,一直隔岸觀火的萬太傅,瞇著眼睛說道:“皇上,不如依陶大人所言,給他機會自證清白。七日之期,想來足夠了。” 蘭溫:七日之期,都到不了邊疆,能查出什么東西。 云時和:七日之期,好歹還要轉圜的余地,也足夠了。 于是乎,各方陣營,對此提議,都欣然接受。 紀辭焦灼地在外徘徊等待,見到大臣們三三兩兩出來,伸長了脖子觀望。 終于,在人潮之中,一眼便找到了陶融。 太好了,陶融沒出事。 紀辭還沒來得及對陶融招手,便被喜公公叫住,“公主,皇上請您去一趟平章殿。” 紀辭遠遠的瞧見,陶融對她含笑點頭,這才心下稍安,“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