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府姬昌連夜召集心腹,滿面紅光的說道:“下午發生的事情你們知道了嗎?” 眾人也是帶著喜色紛紛說道:“早就聽說了,這個燕王惹禍上身了!” 姬昌頷首說道:“沒想到九弟會犯這么嚴重的錯誤,簡直是自斷前程。” 散宜生在一旁說道:“近日陛下的種種舉動,分明是有意重組內閣,以燕王為首輔,此事涉及到燕王府,但畢竟只是一個親兵統領,恐怕還不足以改變陛下的心意。” 姬昌點頭:“你們說的沒錯,這件事不足以動搖父皇之心,關鍵在于幽州的事情,如果按九弟所說,是劉虞聯合地方官員欺瞞朝廷,本王失察是罪,引咎辭職也是應當的,可是你們知道負責幽州的官員是誰嗎?” 其中一人說道:“好像是海瑞,似乎清正廉潔,不過此人出身不好,與各方勢力也沒有瓜葛,但會據實審查。” 姬昌點頭:“眼下關鍵的還是明日之事,本王不信九弟會棄車保帥,一旦他偏袒手下之人,他就會名聲掃地,無法擔任內閣首輔。” 同一時間,秦王府、漢王府、唐王府都是燈火輝煌,無人能夠入眠,時間緩緩而過,第二天終于來了,文武百官懷著激動的心情上朝去了。 最前端的九大皇子已經站好了,包括很久不上朝的壽王,也包括從宗人府當中放出來的朱元璋,所有的皇子都到了,議政殿當中氣氛壓抑無比壓抑,令人窒息。 文武百官噤若寒蟬,看著前方的幾個皇子,沒有人敢開口說話,他們已經忘了上一次九大皇子同朝之時是什么時候了。 畢竟沈牧卿及冠之日沒有超過四年的時間,而壽王又不在朝會,朱元璋又被幽禁了三年,可以說各大皇子在一起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屈指可數,讓眾人沒有什么印象。 時隔多年再看到幾個皇子共同在朝中,讓他們有些激動緊張,前方的幾人氣氛也非常詭異,沈牧卿帶著朦朧的睡意,腦海當中還殘留著李師師以及武媚娘兩人身上的香味。 一夜風華還沒有讓他完全領會這兩個絕世美人的好呢,本想再溫存一番,結果被武媚娘義正言辭的給攆出來了,好言相勸讓他早點上朝。 雖然武媚娘年紀小,但是對于格局敏銳無比,甚至今天對沈牧卿很關鍵,用他的話來說,這關鍵是可拼的就是氣勢,誰去的晚,誰氣勢弱了。 沈牧卿本來不信,但耐不住這小丫頭的勸導,只好比往常早了很多來上朝,結果沒想到他來的依然是最晚的,連變成了庶人出身的朱元璋都比他來的早。 要知道朱元璋現在的身份,雖然有資格位列朝廷,但是卻沒有任何權利發表意見,也不知家伙怎么來了。 趙匡胤發現沈牧卿神色倦怠,以為他徹夜難眠,不由安慰一聲:“九弟放心,我已經吩咐手下御史臺將所有他和你的奏折壓下去,誰也不能把這事牽扯到你身上。” 沈牧卿隨即一愣,然后一笑:“皇兄誤會了,皇弟不是擔心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