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微微一笑,卻卻突然說道:“直接說出來多沒意思,不如我們賭上一賭如何?” 諸葛亮連忙問道:“怎么賭?” 就聽龐統快速的說道:“很簡單呢!咱們在手心上寫出答案,我寫出你發現南陽的原因,而你們兩個寫出計策之人,看誰寫的對如何?” 這種游戲倒也挺好玩的,諸葛亮說道:“好!那輸了就自罰兩壇酒。” 說完之后,讓書童取來了筆墨,龐統看著徐庶似笑非笑地說道:“你要是不是參加,我也不強求。” 徐庶干脆答應下來,“我參加就是!你何必激將于我!” 其實徐庶實在是和他們兩人沒法比,但也不愿意一直被壓著,接過毛筆之后在手心上寫起來。 一旁的農夫們都來圍觀,他們也想知道究竟是什么答案。 三人亮出了手掌,徐庶寫的是宋王,諸葛亮寫的是寧王,而龐統則寫了兩個字兒,火連。 龐統和諸葛亮哈哈大笑,徐庶摸不著頭腦,忍不住問道:“你們寫的什么意思?火蓮什么意思啊?看出南陽有重兵了嗎?可是寧王已經去淮南了,怎么可能由此計策呢!” 徐處說完之后,看著他們兩個,知道這兩人并非亂寫,就聽龐統說道:“火蓮必有火之用,最近一段時間消盡了。除了城外可以引火做飯的伏兵之外還有一人。” 諸葛亮一下子點頭,說道:“正是如此!” 然后又說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必是寧王而已!除寧王之外還有誰有這本事。” 龐統感嘆說道:“我已經猜到你恐怕已經知道是寧王了。沒錯!這正是寧王所布置,不過并非他親手而為,而是讓宋王所做。” 龐統便把皇城內的事情說出來,諸葛亮和徐庶聽得如癡如醉,心中感嘆天下竟有如此高人! 徐庶感嘆說道:“寧王真當得起,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諸葛亮卻不再關注此事,反而感嘆說道:“阻敵于國門之外,救援百萬大軍這個功勞卻不在收復燕云十六州之下,但是卻能讓與宋王之手,這種氣魄我等敬佩不已!” 徐庶和龐統肅然起敬,這番評價可比徐庶的更高,龐統仿佛想到了什么,突然問孔明說道:“你有意輔佐寧王嗎?” 諸葛亮擺了擺手,“我本不易躬耕于南陽,茍活于亂世,不求諸侯,還是喝酒吧!” 龐統也點頭,“喝酒!喝酒。” 徐庶說道:“怎么回事?是不是要罰我的酒?” 諸葛亮點頭說道:“對啊!就應該罰你。” 農夫們站在原地,問道:“那他們的大軍還來不來了?” 龐統卻說道:“放心吧,有寧王千歲在,他們打不進來的!” 龐統畢竟身份不簡單乃是世俗官員,他的話很讓農夫們很信服,連忙拜謝。 龐統卻擺擺手,“不要謝我,要謝謝寧王千歲吧!”說完之后就進了諸葛亮的家,下面的百姓面面相覷。 緊接著,都跪倒在地,拜向皇城的方向,“多謝寧王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