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點頭,上前一步也說道:“兒臣愿意為五弟作保!一起立下足軍令狀。” 人皇雖然眼中神光一閃,不知在想什么,良久之后說道:“那算了吧!就準你出戰,封你為罰高大元帥!領兵二百萬,征討高麗棒。” 楊廣一聽,頓時高興地跪倒在地,“多謝父王!” 沈牧卿嘆口氣,回到隊列當中,歷史當中楊廣再次征討高麗棒,又是失敗了。也正因為如此國內的實力就致很多反王揭竿而起。 目前華夏的實力更是不用說,哪怕楊廣失敗了根本也不會有任何影響,只不過楊廣個人的前途基本費費。 沈牧卿提出異議,奈何楊廣根本就不聽,沈牧卿猛然想起一事,潛意識的一句話,好良言難勸,該死之鬼!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呀! 趙匡胤在沈牧卿旁邊,偷偷的說道:“老九,這一次真的這么危險?” 沈牧卿點頭,“嗯,不管是個樸景基還是傅采林都是人中之杰,他們兩個合作的話,一起進攻不行但是防守有余,而且面對外敵之時必然會上下一心,如此空前團結,可以說是舉國而戰,這一次真的危險無比!” 出兵高麗棒的事情就此通過,還有另一件事情就是三藩。 關于削藩的事情也是重中之重,提議嚴峻。 尤其是嶺南三個藩王占據的區域之廣,而且民心依附可以說是根基甚是廣大,這些年朝廷的支柱發展倒是迅速非常,每人都有百萬大軍,這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的私軍更是數不勝數。 就聽禮部侍郎收道:“陛下,三藩乃是狼子野心,不念黃恩,在嶺南胡作非為,名為我華夏藩王,實在可以說是自立為王,嶺南之民更是只知翻王而不知中原人皇,若是不削藩的話朝中怕是直接失去了嶺南的三域。” 禮部侍郎說完話之后,就聽身旁另一個朝中大員說道:“方日里朝廷設立三藩,因三藩為華夏出過力,二是想要借助三藩的力量抵御北方的突厥等一族。 如今三藩權力頗大,若是突然削藩必然會引起謀逆之心,到時若是投靠了突厥等民族打開了嶺南的門戶,這個中原會暴露在那些異族人的鐵騎之下,削藩需得慎重考量。” 張居正作為兵部大元,皺眉說道:“呂尚書所言,下關不敢茍同,三藩這些年如此猖狂,也是因朝廷物資補助,卻私下里和那些突厥人暗中交易。 狼子野心,無信譽可言,不可一味縱容,不如快刀斬亂麻,直接將嶺南地區收回朝中管制。” …… 緊接著,百官議論紛紛,不少大臣都看向了李世民,因為李世民的母族乃是嶺南地區,也是當地的豪強家族,尤其是和三藩的關系更是盤根錯節。 李世民感受到這些目光,心里也無奈,出身一直飽受爭議,甚至有人懷疑他有鮮卑血統并非真正的中原之人。 鬧到三藩問題上的時候,眾人看著他,更是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而且有人居心叵測有意將此事把李世民推舉到三藩問題之上,說他有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