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為了防止m國的反壟斷法,陳長安已經提前讓喬森在m國注冊了多家電商公司以及空殼公司,表面上與利購形成競爭架勢,但后面實際的掌控人,都是沈璇。 沈璇一直認為陳長安的背景和實力很強,但這個強也只是在華國之內。 卻沒有想到,在m國也有能夠攪動風云的能力。 其實,剛拿到這個新“劇本”的時候,沈璇并沒有太多的信心,一定能夠將利購這個平臺做成功,而只是想要保本不賠。 華國國內,有很多互聯網頭部企業,只盯著國內的市場,不斷燒錢和公關,既沒有創造心中的價值和增長點,也沒有提高社會運行效率,是純粹的零和博弈。 例如早些時候的社區團購,大數據殺熟,互聯網金融。 參與這些的集團,都是估值千億的公司。 這些有著豐富經驗的公司,從未有過要出海的跡象,或者說出海的并沒有幾個真正獲利的。 依照這些公司的運行模式,若推廣到海外,盈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且遠比一些沒有經驗的企業更加容易成功,畢竟是經過國內十幾億市場大浪淘沙出來的模式,想要失敗都難。 可他們卻并未向海外發展。 究其根本原因,是很少有地方會像在國內這樣沒有那么大拘束的撈錢,這不是站著把錢掙了,而是躺著掙錢。 當在這種簡單的環境下,就可以做到千億估值時,去國外做業務的驅動力就不足。 其次,在國外做業務,要本地化,這里面還包括了語言、文化、用人成本,政府關系,相關國家的政策等等,這都不是一個小問題。 而在國內,壓縮一下人工成本,三個人的工作,出兩份的工資,讓一個人就全干了,這樣財報就可以上去。 許多企業掌握了海量的資金、人才和技術,想著的并不是把蛋糕做大,而單純只為了估值,最后形成壓榨和內卷,至于錢財自然是進了資本的口袋。 這種情況并不是可持續的,當擠壓到一個臨界點的時候,是會爆發的,資本是會反噬的! 人民的意志也會讓這些自私自利的企業,變成歷史中的垃圾。 如果無法看透這一點,自然企業做得再大,在百年千年的歷史中,也是曇花一現。 當然,想要擺脫資本的束縛,首先就要有比資本更加強大的能力,陳長安如果沒有系統作為后盾,想要成就這樣的事業,至少要多奮斗幾十年。 也正是他有了這個后盾,才能夠揮金如土招攬人才,在已經形成壁壘的市場,殺出一片新的天地。 【叮!】 【系統提示:打工人數到達50萬人,最強boss系統正式升級為7.0版本!】 陳長安正在辦公室看著手機,忽然耳邊傳來久違的聲音。 其實,過去的時間也不算久,去年十一月才升到6.0版本,到現在才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升到了7.0的版本! 陳長安雙目微閉,喚出了系統,準備看看新的版本會有什么新的變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