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養雞二三事-《我有一個寶葫蘆!》
第(1/3)頁
都說農村信息閉塞,那只是對村外的信息不敏感而已,但對于村內的任何風吹草動,那消息的傳播速度就相當之靈通了。
所以張浩這邊一開始熱火朝天的動工搞建設,村里就有好多人知道了他這個大學生準備在自家山頭養雞的事情,紛紛忍不住好奇地跑過看看熱鬧,或者是打探消息。
對于來的這些同村人,張浩有空就坐下來沖壺茶水和他們閑聊幾句,畢竟他以后都要留在村里混,多跟同村人搞好點關系總沒錯的。
如果實在太忙了就遠遠打聲招呼,讓老爸老媽去陪一下就是了。
總之,在農村里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人情世故做到位,這樣才能夠避免很多雞毛蒜皮的糟心事。
好在張浩家在村里的人緣一直都很不錯,否則當初老爺子和張傳平發生意外的時候也不會有那么多人伸出援手,愿意湊錢給張家度過難關了。
所以如今這些村民也不只是單純過來看看熱鬧的,有些還會幫著搭把手,抬抬木頭什么的。
加上從村里請來的兩個大工一個小工,以及張浩一家人上陣,雞舍的搭建進度還是相當快的。
在這片果園放養500只土雞不會給生態環境造成太大的壓力,但再多的話就不行了,因此雞舍的搭建也是以最多飼養500羽土雞的規模來搭建的,以后想要擴大規模還是得另外承包山地來養。
按照張浩的設想,將場地平整后,雞場坐北朝南的借勢修建成長條狀,用竹、木搭成“人”字形框架,石棉瓦扣頂,棚高2.5米。
雞場分隔成大小不一的區域,有放東西的儲料間、隔離病雞的小隔離室以及用來給剛進場小雞過度的30平米大的保溫棚,這些區域四周都是用磚土砌墻的。
還有一間是四周用竹片圍起來的簡易育成舍,大概70多個平方,等小雞脫溫適應后就可以轉移到這里飼養了。
在成雞舍左側就是一畝大小的山塘,而在山塘對面還要建一間同樣大小的簡易育成雞舍,到時候中間用鐵絲網隔開,方便雞群轉場輪牧。
而在雞場右側的不遠處則有一小座依山坡而建的高腳竹樓,這是張浩為了方便臨時休息和夜晚看管雞群而搭的。
樓近方形,人形屋頂,上下兩層,下層無墻,立柱支撐,可放點雜物什么的;上層住人,距地七尺,拾階而上,有欄桿陽臺、一室一廳。
竹樓雖小且簡陋,可作為臨時休憩之所也足夠用了,最重要的是這邊地勢高,可以觀察到整個雞場的情況。
整個雞場的建筑幾乎都以竹木為材料,水泥磚土用得比較少,所以建造成本還是比較低的,工程也簡單,熱火朝天的干了大半個月基本就宣告完工了。
剩下一些零零碎碎的雜活,張浩自己就可以搞定,用不著請人來幫忙了。
最后粗略算了算,建這么個小養雞場,包括挖機費用、人工費、材料費等,加起來總共花了2萬多塊錢,后面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要添置,估計還要花一點錢。
不過張浩手里的資金還算充裕,帶回來的三十多萬,除了買輛二手皮卡車、給家里添了些家電器外,就沒有其他什么大開支了,所以現在手里還有二十多萬,足夠他花一段時間了。
……
“浩哥,你這里整得也差不多了,準備什么時候去買雞苗?”
大軍一邊舉著手機拍攝雞場的環境,一邊對背著打藥桶給雞舍消毒的張浩問道。
“等我消完毒,過兩天就可以把雞苗弄進來了。”張浩早就把雞苗養在葫蘆空間里,現在全都活潑亂跳的,隨時可以放出來,不過對外只能說是剛買回來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葵青区|
万荣县|
永年县|
双桥区|
教育|
凤台县|
绵竹市|
龙泉市|
浦北县|
天柱县|
尼勒克县|
郓城县|
韶关市|
建水县|
盈江县|
铜川市|
永年县|
通海县|
潼南县|
水城县|
侯马市|
巩留县|
贵南县|
云南省|
白河县|
汶川县|
南郑县|
郧西县|
灵宝市|
乌拉特后旗|
武汉市|
奈曼旗|
仁布县|
荆州市|
宝鸡市|
宜都市|
福泉市|
长治市|
上林县|
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