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微粒皮的移植手術,是一個需要團隊配合的手術,崔副主任主持,吳友土,秦廊,以及錢梁各自分工。 由于秦廊是第一次參與這個微粒皮移植手術,所以,安排秦廊來進行制皮的工作,吳友土取皮,錢梁負責切痂和清創。 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操作空間,保證了2m的空間開展獨立制皮,給秦廊配備了一張1.5m的無菌操作臺,一個無菌器械包,包內配備生理鹽水碗3個,彎盤2只,木質的切皮墊板1塊。 秦廊手持著22號圓刀片的手術刀,手邊上還放著一個無齒鑷和線剪,以及一把組織剪。 整個流程先從錢梁的切痂,清創開始,徹底的清楚了壞死組織之后,創面通過過氧化氫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了3次,再以淡碘伏敷料覆蓋,準備接受皮片的移植。 在錢梁完成之后,便是輪到了吳友土的取皮,乃是厚度為0.2-0.25mm的刃厚皮。 供區首選乃是頭皮區,其次為背部和肢體伸側皮膚較厚的部分,足底因為有較厚的角化層,若必須采用則應事先采取去角質化的處理。 這其實也是大面積深度燒傷最大的難點,極其有限的取皮區,這也是利用微粒皮的原因。吳友土對于取皮還是非常的熟練的,雖然比不上秦廊,但是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整體的取皮均勻度也算不錯。 等吳友土將皮片切取之后,便是傳遞給了下一棒的秦廊。 崔副主任在一旁給秦廊傳授整個流程和技巧。 “秦廊,首先取出軟木盤,用生理鹽水浸濕備用,將取得的自體皮片以其真皮面向上平鋪在墊板上..”. 秦廊便是按著崔副主任的傳授,開始了第一次制備自體皮片,很快秦廊便是將軟木盤整齊緊密地放置于平鋪自體皮的真皮面,輕壓將兩者間的氣體排出。 看著秦廊的力度控制,崔副主任微微點頭,這秦廊的基本功還真是扎實。 接著秦廊又開始沿著軟木盤間的接縫逐一切割皮片,形成以軟木盤為載體的表皮朝外的自體皮片。 接著就是仔細的修剪軟木盤周邊多余的皮片,使自體皮片大小與軟木盤形狀吻合。 完成了這一步之后,便是開始微型皮片的制備,在崔副主任的指導下,開始將之前的大塊皮片,切割成更小的微型皮片,基本上保證每一塊都是在邊長為3厘米的正方形。 這是一個非常考驗耐心和手部靈活度,準確度,以及耐力的過程。 由于是第一個患者,所以創面的面積大小,在崔副主任的控制之下,一個人就足夠完成這些皮片制備。 要是燒傷面積再大一些,這個制皮組則需要擴大人數。 只是,秦廊表現,遠遠的超出了崔副主任的預期: “秦廊的制備的速度好快啊。不緊快,還很穩定!” 崔副主任有些驚訝,又有些佩服,果然,他沒有看錯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