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舊法的修煉體系-《從嶗山棄徒開始》
第(2/3)頁
這次和當年從地牢脫身的感覺類似。
功力境界,遠較那時要高,可是前面的路依舊充滿黑暗崎嶇,不知何時,才能看到終點。
不知不覺間,快要飛出溪谷,回首望向般若寺,連一個黑點都談不上了,只是心里隱隱有些感應,唯此而已。
日光早已充斥天地,落在沈墨身上,沒有半分灼熱之感,反倒是說不出的舒服、受用。
陽五雷的特質漸漸顯現出來。
只是有一點不好,那就是陰五雷和陽五雷依舊不能統合,兩者不能靠近,否則必有麻煩。
兩者可以說是水與火一般不相容。
來自天師度的記憶,也只是將兩者分開使用。
真要將其完全相融,起碼得修煉出五雷正法的道果出來。
另外,這次來自大石龜法訣的另一個收獲是沈墨對舊法的修行體系有了更全面的認知。
舊法從煉精化氣開始,可以分出三個明確的大境界。
煉炁,煉神,天人。
而煉神分為普通煉神、元胎、法相。
元胎又能分為上品和下品。上品是參悟胎息境界,奪取天地間的精氣,化為己用,不斷提純元胎,如此成就法相的希望大增。
下品元胎是修行時仍舊以后天呼吸為主,有了足夠的積蓄之厚,自然能締結元胎,但想要結成法相就不能依靠自身,需要借助外力,或是前人遺留的道果,或是借助妖魔鬼神,或是異寶……
總之在沒有胎息口訣引導的情況下,結成的下品元胎沒有潛力可言,只能走上借助外物的道路,最好的結局就是化身異類,成為扭曲怪異的長生種,時而清醒,時而瘋狂,然后逐漸瘋狂成為常態。
上品元胎則不然,能有極大的希望結成法相,而且這樣締結的法相才能繼續往后走下去,進而窺視天人之境。
然而法相和天人之境,看似只差一個境界,實則是天地之差。
修成法相可為宗師,身死道不滅,能在修行法中留下精神烙印,幾乎就是各派開山祖師的境界,如果用心險惡,可以在修行法中留下后門,以心魔的形態,在后來者道心中重生,演繹“歸來”的故事。
但這種方法有很恐怖的副作用,漸漸被后來者察知,摒棄不用。
另外,也有高明的修煉者,從這種方式尋找出化身鬼神的途徑,存活了更長一段時間,可是鬼神之道依舊不是真正的長生之道。
他們保留意識時,可以稱之為鬼仙,神通不見得比生前差。
但鬼仙不可能永遠保留活人的意識,短則百年,長則數百年,意識勢必會煙消云散。
隨著這法門代代相傳,研究改善。后人又弄出護教神將的法門,通過與鬼神融合的方式,成為異類,風險雖然很大,但不失為一個給門派提供頂尖戰力的辦法。只是護教神將,哪怕能換肉身,也一樣要面臨意識消散的問題。
逐漸修煉者意識到,哪怕精神脫離肉身存在,也會有壽命。
前人才會發出感慨,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圣。
性命雙修才是王道,肉身神魂一樣都不能放棄。
至于所謂的丹不是金丹,而是修煉法的圓滿。
如果修煉法不能圓滿,即是經歷各種磨難,神魂也不能化為純陽,不可能真正超凡入圣。
而超凡入圣說的就是天人。
修煉法圓滿正是邁入天人的關鍵。
修煉法圓滿的一個重要象征就是“道果”。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山县|
蓝田县|
收藏|
新野县|
赞皇县|
都昌县|
平遥县|
建德市|
甘泉县|
松江区|
山东省|
水城县|
海宁市|
房山区|
秭归县|
封开县|
峨山|
甘洛县|
肃北|
洞头县|
贵港市|
额济纳旗|
三台县|
利川市|
随州市|
呈贡县|
章丘市|
封开县|
定兴县|
彭阳县|
荥经县|
从化市|
米易县|
乐安县|
阳泉市|
遂宁市|
临漳县|
甘洛县|
麟游县|
丹阳市|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