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魔界武湟,特來拜山-《從嶗山棄徒開始》
第(2/3)頁
戒晦點點頭,“其實石刻上文字的含義不重要,在于你領會到的意,但師弟說得也不錯,我就提點你十六字,乃是石刻的精髓所在,亦是本寺武道根基。只望師弟能有所領悟,將我般若寺修行之道發揚光大于后世。”
他說到最后,語氣平淡至極,可聽者有心,沈墨總覺得有種托付的味道,難不成這便宜師兄,竟知曉他真正的來歷不成?
此境似真似幻,實在教人不可捉摸,又讓沈墨不禁敬佩魔佛的神通廣大,居然能以精神烙印,造出此等近乎真實歷史的幻境。
此等手段,才稱得上通天徹地。
他此刻又不禁想到一件事,難不成萬劫谷中的玄皇帝陵也是類似的存在?
沈墨心中思忖,面上不顯,向戒晦一拜:“還請師兄傳授十六字真言。”
他這一禮,自是實誠。
對于傳道解惑者,不可不敬。
戒晦坦然受了這一禮,畢竟他所傳真言以及眼前的石刻,俱是天下修煉者夢寐以求的無上機緣,平常人能得之,不說煉神有望,只要專心修煉、參悟,活到百歲,也能身強體健,百病不生,且有金剛神力。
他徐徐而道:“此十六字乃是‘混元一炁,金剛煉體,破而后立,無堅不摧’。這十六字實是一生一世都修煉不完的,為兄智慧略高于常人,花了一百三十余年,也才初窺門徑。師弟須得好生琢磨,莫要遺忘,今后必定受用無窮。”
沈墨凝神細聽,自是一字不漏。
他沉思間,戒晦已經飄然離去。
沈墨一邊沉思十六字真言,一邊凝望石刻上的文字,他通曉梵文,解譯文字時,覺得字字深奧莫測,前后不連貫,細思之又覺得又若有若無的聯系,越想越深,越不得解。哪怕和十六字真言結合,也是頗有牽強附會之處。
沈墨想得越深,身上氣息越是紊亂,呼吸也變得奇怪,思緒難以暢通。好在他有個習慣,那就是遇事情不鉆牛角尖。
很快從這種紊亂的思緒中抽身而出。
沈墨干脆盤膝坐在地上,放空思緒,過了一會再看壁上石刻,只覺得一字字生動起來。
“知見障?”
沈墨突然意識到,戒晦不翻譯石刻的用意。
因為這些文字本就是知見障,若是沉迷文字的含義,那就南轅北轍。只有撇開對文字含義的追索,直接把文字當成圖形來看,才能悟出真正的神通絕學來。
類似如此的故事他不陌生,很小的時候就看過。
沈墨再看那一個個石刻文字,儼然是一個個圖像身影,千姿百態。
石刻文字總結起來,共有三十二個身影動作,正合如來三十二身相之數。這三十二個身影動作本來修行起來極為艱難,稍有差錯,就可能身心俱疲,走火入魔。
但是沈墨身具阿鼻地獄道,肉身橫練已經是古今一流。
他照著習練三十二個身影動作,無論遇到何等艱難關隘,都能履險如夷。而且越練越是精神,漸漸懂得了何謂金剛煉體。
這三十二個身影動作,赫然便是金剛不壞神功的入門基礎。當真是天下第一肉身橫練之法,即使沈墨的阿鼻地獄道幾經升華,與之相比,也略有遜色。
修煉之后,沈墨到底有多年阿鼻地獄道的基礎,自然將這三十二個身影動作融入阿鼻地獄道之中。
其實到了他這個層次,神通絕學已經沒有真正意義的佛魔之別。
“師弟果然天資穎悟,這么快就破除知見障,入了門徑。”戒晦的聲音響起,讓沈墨從練功的沉浸中剝離出來。
“還得多謝戒晦師兄提點。”沈墨不矜己能地回應,又見天色黃昏,“我這是練了大半天?”
他本以為該是深夜。
戒晦露出一抹微笑,“何止大半天,已經過去兩日半了。”
沈墨:“沒想到竟過去這么久,師兄已經安排妥當了吧。”
戒晦:“差不多了,再做什么準備,也是多余。所以我就來看看師弟,順便等那位到來。想當初為兄參悟出這三十二身相,也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已經是本寺最快,師弟參悟的速度能排在本寺第二。”
沈墨心想:“老和尚夸起自己,倒是一點不害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简阳市|
光山县|
赤水市|
康马县|
陆川县|
周宁县|
西丰县|
宕昌县|
益阳市|
万全县|
水城县|
辽宁省|
汶川县|
尚志市|
刚察县|
白城市|
自治县|
彭水|
乌拉特后旗|
家居|
松溪县|
云龙县|
思茅市|
陕西省|
通辽市|
苍南县|
侯马市|
吉林省|
北辰区|
将乐县|
许昌县|
龙川县|
汶上县|
永安市|
城固县|
黄石市|
仙游县|
灵石县|
曲水县|
始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