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矛盾-《三國:漢中祖》
第(1/3)頁
鸞臺,議堂。
費祎坐在榻上,見霍弋、鄧艾、姜維以及關興、夏侯玄等尚書臺要臣分坐兩側,輕咳一聲,開始了今日的議題。
“陛下登基以來,推行改革,由內及外,由此及彼。葛公任相之時,精兵事,改察舉,推田政,收地方大權;時兵出隴山,天下震動,興國于西北。及蔣公理政,立考課,設御史;兵下南疆,威震中原。”
“經歷二十余載,我大漢積蓄國力,遂一戰而定天下。但天下動蕩已久,州郡滿目瘡痍。加之此前又是三分對峙之局,國家百廢待興,制度當需革新。百姓所繳賦稅頗重,然國庫支出未有所減。”
頓了頓,費祎也步入主題,說道:“當下解決國庫度支乃是重中之重。今日喚諸位尚書臣至此,也是希望諸位能出策解決之事。今可先讓夏侯度支說下去歲以來,我大漢國庫支出如何!”
夏侯玄也從身側取出數張紙張,分發給眾人,說道:“去歲以來,軍事之用占賦稅二又之一,加上去除百官俸祿,國庫所剩無幾。加之將士賞賜,國庫早已空虛,部分將士賞賜需拖到今歲稅收繳納后方可下發。”
“若要改善國庫財政,還需從省并軍伍入手。陛下常言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今天下已然太平,我大漢當不能將大量錢財用于養兵之上。如今兵制乃是三分之時,為征伐天下所制之策。彼時亦無可奈何,當下斷不能如此前那般。”
說著,夏侯玄把目光看向參加會議的軍方三大巨頭,說道:“今國庫所出軍事錢資,有以下諸大項。其一,國家供給將士日常糧草;其二,我大漢所養將校過多;其三,有功將校所占食邑過多。于當下而言,食邑不可廢,否則將傷將校之心,省并軍伍或是唯一道路。”
相比于費祎的遮遮掩掩不想與軍方撕破臉皮,夏侯玄直接把大漢面臨的問題擺到鄧艾、姜維他們面前,發出拷問。
鄧艾懷抱雙臂,澹澹說道:“艾粗通文武之事,不敢妄議國政。今下只知戰事剛息,竊不可以為天下太平,或是高枕無憂了。要知四方蠻夷仍在,后漢建國之初,遇外戎襲擾,數戰不能勝,便是省并軍事所出惡果,需引以為戒。”
姜維咳嗽一聲,也效彷夏侯玄分發紙張,說道:“維略讀《東觀漢紀》知曉后漢開國之事。昔世祖皇帝為撫北疆蠻夷,每歲賞以大量錢財。”
說著,姜維指著紙張上他摘抄的數據,說道:“如世祖皇帝賞南匈奴錢幣一億九十余萬,西域諸國歲錢七千四百八十萬,年賞鮮卑二億七千萬錢。每歲合計支出四億四千五百多萬錢,而彼時后漢賦稅不過二十二億錢,占賦稅四又之一。”
“同時,因后漢武力頹廢,五次羌亂,始自涼并,延及司隸,東禍趙魏,西抄蜀漢,五州殘破,六郡削跡。后漢懸師之費且數百億計,百余萬黎庶流離故土,甲士亡于西陲當有數十萬之眾。”
姜維揮舞手上的紙張,康慨激昂地說道:“時至今日,朔方仍然未復,隴右羌胡遍地。我大漢立國于關中,又豈能不為之警醒乎!”
夏侯玄看著姜維下發的紙張,苦笑不已。不怕將帥是粗人,就怕將帥通武又知文。姜維直接是把后漢的底褲給扒了,用后漢的前車之鑒來讓大漢警惕。
費祎見氣氛有些僵持,緩和說道:“驃騎將軍所言甚有道理,我大漢必須為以后漢之事為鑒。省并軍伍,非以弱軍為念,我等當求兩全之策,既節省錢財,又不可弱軍。”
夏侯玄聽著要翻白眼了,既要這個,又要那個,哪里有這么美的事。
關興也是微微皺眉,他對費祎這種和稀泥的態度頗是不滿。再這么談下去,還不知道要拖多久才能完成陛下的囑托。
尚書仆射孟光直接發飆,當著在場眾人的面指責費祎,說道:“改革軍制,優化度支,實乃大事,宜當速行。如此拖沓,當有敗壞國政之嫌。今陛下賢明,齊治諸官,司徒為百官之首,當以表率。若顧及顏面得失,長久以后,吏治將會傾頹,當有違司徒之美名。”
夏侯玄再次刷新了他對大漢朝堂環境的印象,相比于曹魏,大漢的政治環境很好,如董允、呂乂、杜恕、孟光等這些高官,他們皆非虛偽之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田县|
英超|
衢州市|
安泽县|
岱山县|
哈密市|
茂名市|
平湖市|
西宁市|
登封市|
安吉县|
长汀县|
富川|
辉县市|
白朗县|
阳谷县|
库尔勒市|
景德镇市|
米脂县|
香河县|
延吉市|
日土县|
怀远县|
安阳市|
南充市|
隆子县|
宽甸|
东港市|
江阴市|
邳州市|
静安区|
黄骅市|
阿鲁科尔沁旗|
张家界市|
临清市|
隆尧县|
镇原县|
芒康县|
泸溪县|
年辖:市辖区|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