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章夏收親割-《三國:漢中祖》


    第(1/3)頁

    劉禪登基之后沒忘武擔山水田,初春耕種的水稻,至夏季已經成熟,時間緊急,水稻夏日收獲,夏天又必須耕種,這樣秋天才能收獲。

    在此情況之下,劉禪為表示自己勤勉,不敢怠慢,帶廖立、費祎、王平等人,身襲布衣,頭戴斗笠,腳穿靴鞋,手拿鐮刀,前往武擔山。

    劉禪一路而行,望著水田上一片金黃色,處處稻花之香,劉禪感慨而道:“朕自從親自耕種之后,望著豐收之景最有感觸。”

    費祎用手整理斗笠感慨說道:“臣等百日之勞,終有可收獲之時,只是不知畝收如何?”

    劉禪叮囑費祎、廖立等人說道:“朕耕種之法與平常百姓不同,這些法是朕小時從古書上看到,若今日豐收畝產大于平常百姓之法,卿今日回去便將其記下,將其匯總交于上丞相。”

    費祎拱手稱是。

    東漢時南方還是處在原始耕種狀態,荊南、東南地區還在進行傳統的“火耕水耨”耕種之法。所謂“火耕水耨”就是先用火把田中的雜草燒掉,然后再種上稻,當稻苗和雜草同時長出來的時候,便放進水去,由于在淹水的條件下,稻還能正常生長,而雜草卻難以生存。這種稻作技術雖然原始,但卻巧妙地運用了水稻不怕水淹的這一特性。

    四川盆地相比南方已經提前開發,但“火耕水耨”還有保留,但也只是在盆地周圍,四川盆地已經發展出比較進步的耕地、插秧、收割技術,也包括移栽秧苗技術,但是這些技術還在初期,此時水田畝產還遠未達到封建社會巔峰。

    適用于水田的耕—耙—耖整地技術還需要在唐宋時期才發展出來,甚至部分地區一直沿用新世紀。

    前世在云貴地區擔任村官的劉禪,對于水稻生產也有進行了解學習,在武擔山耕種之時便將水田的耕—耙—耖整地技術中涉及技術和知識在實踐過程中都與費祎介紹清楚。

    希望費祎、廖立等人能夠以新式的水田耕種農具、技術及育苗移栽技術結合前漢《汜勝之書》、《四民月令》編撰成適合蜀中郡縣官吏指導農業用書。

    眾人閑聊之時行到梯田,劉禪等人也不廢話,擼起袖子,脫下靴鞋,卷起褲腳,手持鐮刀,彎腰割稻。

    從開墾梯田起到夏收,眾人變化甚大,皮膚在烈日之下曬的黝黑,眾人之中董允皮膚最為黝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彩票| 上饶市| 海原县| 天峨县| 锡林浩特市| 韶关市| 长治县| 鲁山县| 万源市| 民乐县| 开平市| 区。| 琼海市| 陵川县| 郓城县| 南丹县| 周宁县| 镇平县| 玉林市| 昔阳县| 扬中市| 屏山县| 华阴市| 班玛县| 乡宁县| 全州县| 乌兰浩特市| 葫芦岛市| 武鸣县| 资兴市| 德昌县| 苗栗县| 巫溪县| 柳州市| 横山县| 博乐市| 左贡县| 三原县| 进贤县|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