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董允其人-《三國:漢中祖》
第(1/3)頁
(每天更新好累啊!啥時候我電腦會自動碼字o(╥﹏╥)o),大家對于上一章騎戰描寫大家喜歡不,接下有騎兵戰術描寫,貼切古代戰場騎兵使用。喜歡這種的扣1,不喜歡的扣2,有其他想法的可以留言,我聽取。求推薦票和收藏,新人卑微求包養。)
且不說麋威、馬岱二人,涿鄉水寨,下午時刻。
董允安排好兩百余人船夫,前往拜見劉禪。
劉禪見董允幾日奔波而曬黑的皮膚,感慨說道:“能快速聚攏漁船,休昭功不可沒,若霍弋是我臂膀,則休昭是我肱骨。休昭肱骨之臣,日后必為我大漢良相。”
董允聽聞此言,順間一股暖流涌上心頭,拱手道:“殿下過謙,此乃臣之本份?!?
劉禪此行讓董允相伴而讓費祎留于蜀中,其目的是之后登基拉攏蜀中世家而努力。劉備進入蜀中接納劉璋部分舊屬與益州當地豪強、士人,在這個群體中,其實還存在著兩股勢力:益州地方勢力和劉焉、劉璋入蜀所依仗的東州勢力。
東漢末年,劉焉入蜀,劉焉與當地豪強關系并不融洽,劉焉曾經“托他事殺州中豪強王咸、李權等十余人以立威刑”,蜀人開始反抗“犍為太守任岐及賈龍由此反攻焉,焉殺岐、龍”。在這個過程中得力于東州兵,東州人士開始在益州登上政治舞臺,劉備入蜀組建的新政權里,東州勢力與益州勢力是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基層官吏中,他們占有很大的比重,可謂是蜀漢政權的真正的根基。
雖然目前高層很多是元老和荊州派系,但是后面始終高層還是需要吸納益州人士,在劉禪穿越后的一個月的時間,一直在考慮扶持那位益州派系士人上臺,此人需要有不僅需要和荊楚派有關系,在益州也具有大的聲望,這時候太子舍人董允進入劉禪的眼中。
董允,是掌軍中郎將董和之子。董和屬于東州勢力,但是與荊楚派關系密切,董和舉家從荊州南郡枝江搬遷到益州。又其祖上是益州巴郡江州人士,在益州及南土少數民族地區威望很高,屬于是三個派系中都有些關系的人物,屬于交接地帶核心人物。而且董允歷史上確實在諸葛亮執政期間,在幫助諸葛亮拉攏緩和三個派系都很有幫助。
因此劉禪,決定提前提拔和重用董允,讓其早點等上蜀漢的政治舞臺中心,而且歷史上董允能力出色,在歷史上被譽為“蜀漢四英”,為官一生,兩袖清風,淡泊名利。在諸葛亮辭世之后,最合適在政治上接替諸葛亮。
劉禪心中所想,董允不知,知道的話或許會更加感激涕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清市|
崇明县|
谷城县|
宁晋县|
庄河市|
巍山|
丹巴县|
武冈市|
临潭县|
汤原县|
石棉县|
铜川市|
通辽市|
鲁山县|
南木林县|
马鞍山市|
连平县|
永登县|
迁西县|
桐柏县|
中江县|
当雄县|
班玛县|
北安市|
汝州市|
天门市|
安龙县|
苍山县|
汶川县|
正阳县|
内黄县|
竹山县|
宝应县|
兴和县|
元朗区|
临潭县|
钟山县|
邵东县|
海伦市|
庆阳市|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