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正很快就畫出了草圖。 首頁就是展示內容以圖片+標題為主,按照用戶習慣,每列4個,瀑布流式布局,用戶會覺得這個頁面永遠也不會到頭,沉浸式體驗。 頂部有漸隱式的登錄、搜索、信息提示按鈕。 用戶自己的界面,則是簡單直白,甚至資料都不需要填寫太多,發布內容才是關鍵。 提供方便的圖片上傳方式,文字處理工具,點擊預覽和發布,一氣呵成。 想要分享的人很方便,想要看分享的人也很方便。 把這兩個界面用win畫圖畫了個簡圖出來,配了一段簡短的說明,發回給林珝。 另外王正也想到了未來比較火的自動推薦功能。 這個基于ai計算的技術其實很復雜,它要先給用戶定義一些標簽,然后給內容也定義一些標簽。 在用戶瀏覽的時候,會自動進行一個匹配和深度學習的過程。 時間久了,數據越來越多,標簽會越來越細化,對用戶的推薦也就會更精準。 這方面王正只是知道個大概意思,具體的算法就要火云研發中心去研究了。 把這項技術簡單描述一下,列為長期任務轉發給了方星。 方星現在是研發中心主任,主要負責技術管理工作。 工作做完,時間還早。 于是他打算在鴻蒙系統上先肝一款瀏覽器出來。 一個系統沒啥都行,就不能沒有瀏覽器。 網頁瀏覽器作為互聯網入口,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微軟有ie,谷戈有chrome,蘋果也有safari,以及開源的火狐。 pc時代當然是ie引領潮流,但移動互聯網時代則是chrome一騎絕塵。 國內做瀏覽器的廠家也很多,bat等各個大廠、一些小廠都有自家的瀏覽器業務,原因主要是國際大廠開放了瀏覽器的內核。 國內做的瀏覽器產品,99%都是基于三個國際大廠的瀏覽器內核做的,盛產以雙核、極速、安全等字眼命名的產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