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次,就是游戲性能。 作為互聯網最重要的娛樂產品,大多數游戲是不支持linux系統的。 原因在于微軟的dx9不支持linux,而所有的游戲都想要在市場占有率更高的系統上運行,來做到利潤最大化。 所以開發游戲的時候,就會基于微軟的dx9來開發,在linux上當然運行不了。 同時,linux系統本身就不是為了玩游戲而開發的,當然也沒有哪個系統一開始就是為了玩游戲而做的。 微軟也是在用戶量大了之后,更加關注這部分應用,才逐漸發展的越來越好的。 linux用戶少,大多都不玩游戲,做顯卡的都不想給linux系統做驅動! linus也經常噴英偉達的老黃,罵他沒有開源精神。 所以沒辦法,在游戲性能方面自然更差一些。 這兩個最根本的原因,導致了linux系統在pc端根本推廣不起來。 但是,鴻蒙的盤古內核徹底改變了這個狀況。 鴻蒙系統的游戲性能是完整的,因為它有公共運行庫。 這個運行庫包含了dx9到未來的dx13的替代品,所以在鴻蒙上也可以很方便的玩游戲,win版本的游戲、軟件也可以順利的在系統自帶的虛擬機層里跑。 同時倉頡編譯器的出現,讓廠商可以以極快的速度,將游戲、驅動編譯為鴻蒙版本,上架——銷售——盈利。 通過這樣的方式,再加上國家推廣,一舉打破了微軟的壟斷,很快就在大夏風靡起來,成為玩家們的第二選擇。 可以說,鴻蒙系統能夠發展起來,最大的功臣就是就是這個倉頡編譯器和倉頡語言。 王正所做的那個文本程序,也是通過這個倉頡編譯器進行轉換修改得來的。 盡管倉頡語言依舊存在一些學習門檻,但是相比起c/c++/c#這些,全中文的指南讓它的學習門檻更低了。 王正這算是真正的從0開始了,雖然倉頡語言不是中文,但是學習難度確實大大下降了。 毫無疑問,王正這樣的代碼小白都能做出軟件了,沒道理國內千千萬萬技術大牛做不出來。 臨近晚上11點,王正把新系統的安裝文件上傳到了集團研發部的專屬服務器。 倉頡語言指南、編譯器和開發套件他還需要再琢磨一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