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到周日下午,周若云準時敲響了王正的房門。 上次跟雷君聊過公司改組的方案,王正對具體細節其實不太了解。 正好身邊有個學法律的,就把方案給了周若云,秘書聽完王正的疑惑,當場表示會盡快形成一個細案出來。 接過文件夾,王正翻開,《火云集團組織架構方案》。 王正邊看邊問,用了大約一個小時,基本上搞清楚了周若云這套方案。 簡單來說,創建一個母公司,全資控股旗下數個子公司,這跟雷君的方案差不多。 但在實際操作上,火云實際上現在不具備形成這套架構的底蘊——高端管理型人才不夠多。 所以周若云又引入了“事業群”的概念。 母公司根據業務發展方向,組建數個事業群,再由每個事業群的管理人員兼職旗下子公司的管理事務。 這樣一來,子公司的高管直接向事業群匯報,事業群直接向集團戰略發展辦公室匯報。 各個子公司的財務獨立核算。 母公司這邊只需要一個小團隊,比如要成立的戰略發展辦公室,將雷君,方星,宮鈺等高官納入進來,就可以掌控集團的整體發展方向。 這種架構方式王正是知道的,未來大夏互聯網業界頭部公司普遍采用這種模式,那么一定有它合適的道理。 這種架構的可擴展性確實非常適合目前的火云。 例如,宮鈺出任某事業群ceo的同時,可以兼任下屬某公司的總裁。 只需要給她配一個行政副手,他就可以對下屬公司進行指揮和管理。 同時,因為宮鈺的職位是在母公司,她是直接向集團戰略部門匯報的。 那么王正就可以通過戰略研究室來控制和規劃旗下子公司的發展。 另外的好處就是,母公司的期權可以少分一些,而子公司可以分的期權變多了。 融資、并購等金融方面也會更加方便操作。 不可否認雷君的能力,但是適當的制衡是有必要的。 有些時候,不是想貪,而是不貪太對不起老板的放任了。 信任歸信任,規矩是規矩。 總體而言,王正對這套架構很滿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