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新家度過的第一個夜晚,王正睡的很安心,也很舒服。 從9月11號開始,王正的人生軌跡變的截然不同。 從兜里拮據的只剩下20塊錢,到現在住上了3500萬的豪華別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喝著熱牛奶,吃著吐司面包,王正有些嫌棄的坐在辦公桌前,打開了電腦。 得盡快找個保姆了。 雖然會做,但是懶。而且這房子也太踏馬大了,打掃一次這一天就過去了。 眾所周知,懶是第一生產力。 王正從脖子里摘下u盤,是時候給u盤做一個備份了。不過現在硬盤沒那么大,他采購了一批硬盤,保存數據以后封存到更安全的地方。 其實最好的選擇是用磁帶保存,數據的安全性會更高。 不過磁帶的讀寫需要專用的磁帶機,沒必要為了這不到2個t的數據單獨買一個,等公司的數據中心啟動以后,肯定會使用磁帶去備份數據庫,到時候順手備份一下就是了。 這樣一來,即使u盤出了故障,也不至于導致數據完全丟失。 他現在要先給其中一臺電腦裝上鴻蒙系統,開始研究這個系統的結構。 用u盤做了系統引導,選擇鴻蒙系統安裝包,開始為硬盤導入系統。 很快,屏幕上就出現了鴻蒙系統的啟動畫面,依舊很漂亮。 啟動畫面閃過,簡潔的安裝界面出現了,第一步是要選擇設備類型——服務器,個人電腦,移動設備三個選項。 這里當然是選擇個人電腦,服務器系統中包含了更多的管理組件,嚴重影響他的工作計劃。 在依次設置了語言、時區、本地賬戶/網絡賬戶、跳過網絡連接之后,安裝進度條就出現了。 因為硬盤速度受限,安裝進度比較慢。 不過這也方便王正在旁邊用紙筆抄寫著“安裝信息”,比如說系統基礎框架安裝成功、文件管理模塊安裝成功等等信息。 大約10分鐘,系統終于安裝完畢,隨著王正鍵入預設的密碼,鎖屏界面消失,正式進入了系統。 鴻蒙系統的pc版是為了替代win系統而設計的,所以在界面上和win系統很類似,操作方式也幾乎一模一樣。 新安裝的系統基本上沒有應用程序,所以桌面上很簡潔,只有簡單的“計算機”、“瀏覽器”和“應用商店”這三個圖標。 第(1/3)頁